说起西安的肉夹馍,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虽说西安人可以“馍夹一切”,但主要的夹馍市场依然还是以肉夹馍为主。
肉夹馍的种类中,包含着很多类别,比较常见的有腊汁肉夹馍、潼关肉夹馍、腊牛肉夹馍、臊子肉夹馍、笼笼肉夹馍、粉蒸肉夹馍、猪头肉夹馍等等。
但究其正统,基本上是由腊汁肉夹馍与潼关肉夹馍分庭抗礼,两者各有特色,硬要说谁好谁坏,反而坏了和谐。只能说,依照人们不同的口味,所以喜好也有所不同吧。
但如果从主观上来说,个人认为腊汁肉夹馍才应该被认定为西安肉夹馍的正统。
由于腊汁肉夹馍早就声名远扬,全国许多地方都有售卖腊汁肉夹馍的店铺,甚至在国外也有标榜着“中国汉堡”的称号来卖的。
但是,这些走出了西安、走出了陕西的腊汁肉夹馍,无论是用了原来的工艺,还是纯粹的模仿跟风,都会根据当地市场的喜好,进行一些小小的改动。
在我国南方的许多城市就有比较常见的一种——加了青椒的腊汁肉夹馍。为了迎合当地人的口味,店家会在腊汁肉中混入青椒来进行售卖。当然,站在商家的角度,这是为了让更多人喜欢肉夹馍,也是为了生意能做得更好,但是如果站在老西安人的角度来看,这纯粹就是瞎搞了。
西安人对于传统非常之敬畏,这并不是说我们顽固、不知变通,反而我们鼓励变通,但至少不能够颠覆传统。就比方说在南方城市中售卖肉夹馍的商家,如果是为了迎合市场做了变动,那么至少单独立个牌子售卖,可以叫他青椒肉夹馍,但不能够依然用着腊汁肉夹馍的名号去卖,这样一来会让很多外地朋友对于肉夹馍的认知出现偏差,是不好的。
腊汁肉夹馍历史悠久,这种馍夹着肉得吃法最早可以追溯到唐朝,而如果单论这腊汁肉的话,则至少可以追溯到战国时代得韩国了。
腊汁肉,因其经过特殊工艺加工后,经久耐藏,算是度过寒冬的极佳食物,所以最早叫做“寒肉”。战国以后,制作工艺逐渐传到了秦地长安(即现在的西安),于是被当地老百姓加以传承和改进,发明出了许多吃法,这其中腊汁肉夹馍就是代表。
腊汁肉夹馍,分腊汁肉与馍。民间俗话说“三分肉,七分馍”,因此馍的重要性要远胜于肉。
就比方说腊汁肉夹馍与潼关肉夹馍,两者的肉其实并没有分别,都是上好的腊汁肉,区别在馍。
腊汁肉夹馍,用的是白吉馍,讲究“虎背铁圈菊花心、焦黄酥脆两张皮”;而潼关肉夹馍,用的则是潼关馍,说法是“皮薄松脆,像油酥饼。咬一口,掉渣烫嘴,口感极佳。”
正宗的腊汁肉夹馍,用的是猪腿肉,肉应是肥瘦相间,肥而不腻,咬一口满嘴流油才对。没有青椒,没有香菜,就是纯肉。
西安的肉夹馍铺子,为了照顾不同人的口味,会分肥瘦肉夹馍、纯瘦肉夹馍、优质肉夹馍来卖,如果是让我建议的话,就得吃最普通的肥瘦肉夹馍。千万别看着有肥肉,不敢下口,这肉真心一点儿都不腻,反而香气十足。至于说纯瘦肉夹馍,恕我直言,吃着不觉得柴么。而优质的话,只是多加了些肉而易。
去吃腊汁肉夹馍,其实还有些小众而独特的吃法可供摸索。有些老店,可以直接跟师傅说,要“皮瘦”“肥皮”“掏芯”等要求,师傅一般都会照办。“皮瘦”就是指夹肉皮和瘦肉,“肥皮”就是肉皮和少许肥肉,“掏芯”则是要求把白吉馍的芯掏去再夹肉,这些小众的吃法,有机会也可以去尝试一下,一定会有新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