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三体结局的如何 小编为你揭秘

2015/9/9 21:01:58 作者:W1-liang… 来源:yxlady
《三体》的结局很突兀,关于维度,死域,宇宙广播的想象很难理解,时间之外等等,作者为什么要安排这样的结局?三体结局是什么 ,三体小说最终结局?下面小编为你揭秘。

《三体》系列紧紧围绕康德的名言来构筑,但刘慈欣却误解了那句话。道德律“展示了一种不依赖于动物性,甚至不依赖于整个感性世界的生活”,是人类向上的自由意志之体现,而自由的道德选择能够使人突破陈腐的教条,不受现世之羁绊,塑造大写的人。人,正是因其选择而高贵,因其理性而英勇。幸运的是,虽然刘慈欣曲解了道德律,但他对道德教条的批判却与康德的道德说殊途同归,他塑造的一批杀伐果决,勇于承担的人,背负着沉重的十字架,身后是腐朽的道德教条,面对黑暗的星空,扛起了闸门。罗辑成长为坚强的“面壁者”,在百余年中一直以牺牲自己来换得和平;章北海抛弃个人良知,不择手段,但在发动最终打击之前,心中却因柔软而迟疑了几秒,致使自己丧身太空;云天明孤身前往三体世界,为人类带来最后的希望;程心与维德形成鲜明对照,然而二人实际上是惺惺相惜,能够互相谅解;甚至连作为超级文明一员的“歌者”,在得知整个宇宙都将二维化时,也感到莫大的悲哀。人性基于选择的自由,宇宙的前景是黑暗而绝望的,但在星空与道德律之间,还有人的自由意志,以此为巨笔,却能书写出伟岸的人。

虽然刘慈欣曾经贬低自由意志的存在,并在《黑暗森林》中以“思想钢印”的方式表明科技可以凌驾于自由意志之上。但无疑,他的人物超越了他的主观意图,绽放出自由意志的光辉。人类经历“大低谷”之后,认识到了文明与生命的价值,认识到生存其实并非第一需求。刘慈欣面对宇宙的黑暗,认为人性脆弱得不堪一击,但是在内外宇宙中,横亘着拥有自由意志的人,纵然人性不过是人类的墓志铭,但人依旧可以昂首面对毁灭。
最终,程心一直活了下来,直到宇宙的尽头,一个世界的灭亡成为追忆的背景。作为叙述者的程心开头说到:“那一切不是发生在过去,不是发生在现在,也不是发生在未来。”这只是一段记忆,是属于一个人的光锥内的。如果说光锥之内即是命运,那么在光锥之外,是否还存在着其他可能性?正如小说中所说,在田园宇宙中,只要有两个以上的时间维度,那么一切的命运还都可以选择。
田园,历来是人们的理想寄托,无论外面的世界如何残酷,刘慈欣笔下的田园却总能有着温暖。将高维宇宙以“田园”命名,展现出了刘慈欣的人文主义与怀旧心理,同时也给了我们希望:在“死神永生”的“黑暗森林”之外,还有一个光速无限的宇宙,一个文明之间可以自由交流的宇宙,一个充满爱与和平的宇宙。
在绝望中蕴含着希望,但希望中也有绝望:大宇宙是否能返归田园时代?田园宇宙出现后是否会再次降维而重返黑暗森林?在这里,刘慈欣又表现出了他的犹疑。
但是,一丝希望已经可以带来光亮,无论是对于宇宙尽头的文明,还是对于现实世界的我们。我们还有时间,时间足够我们去思考,去探寻,时间足够我们爱。

上一页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