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以明理 学以精工(面对面·核心价值观·校训)——专访北京理工大学校长胡海岩院士

2015/1/1 6:24:40 作者:open 来源:伊秀娱乐网
从育人的训诫之意图到集学校历史文化之精粹而成的一种精神标志,校训自然是大学价值观念的核心,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契合”,使得弘扬贯彻校训成为当前高校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脚踏实地的贯彻落实。

  从育人的训诫之意图到集学校历史文化之精粹而成的一种精神标志,校训自然是大学价值观念的核心,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契合”,使得弘扬贯彻校训成为当前高校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脚踏实地的贯彻落实。记者专访北京理工大学校长胡海岩院士,听听他的见解。

  记者:您认为北京理工大学的校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哪些契合之处?

  胡海岩:任何价值观念的形成与凝练,都源于时代对过往历史、文化和传统的高度总结,并融入了当代的追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形成,正是在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基础上,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文化建设实践,高度凝练而成的。

  北京理工大学的校训是“德以明理,学以精工”,它在发展形成上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度契合的。它要求师生要道德高尚,达到以探索客观真理作为己任之境界;还要治学严谨,实现以掌握精深学术造福人类之理想。这个校训,凝练了学校自抗日烽火中诞生,艰苦创业发展,甘做国防基石,与新中国共同成长的心路历程。

  “德以明理,学以精工”的校训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教化育人的功能意义上高度契合。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我校充分挖掘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与创新方面的精神内涵,以育人为第一价值追求,凝练出“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校风,“实事求是,不自以为是”的学风,“高远的理想,精深的学术,强健的体魄,恬美的心境”的育人目标和“干部要为教师服务,教师要为学生服务,学校所有工作都要为人才培养服务”的 “三服务”工作理念等,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北理工精神文化体系,体现了学校的精神风骨,铸就了创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精神基石。

  记者:学校是怎样通过弘扬校训精神来激励和培养一代代青年学子的?

  胡海岩:北理工的校训精神中,一方面蕴涵了自延安建校以来,一代代师生投身抗战建国、献身国防科技、服务国家发展的光荣历史和高尚品格;另一方面体现了北理工人身上务实严谨、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和矢志不渝、勇于探索的开拓精神。学校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将其内化于校训精神之中,贯穿于校风、教风、学风的建设过程。通过育人模式和手段的创新,切实将弘扬校训精神融入人才培养体系之中,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明德济世,坦荡做人;鼓励学生投身科学实践,笃学尚行,踏实做事。

  学校始终将“实践育人”作为办学特色来抓。我们认识到:“实践育人”不仅是促进大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消化内化、提升综合素质、做到知行合一、自主创新的重要形式,更是引导大学生关注社会、了解国情、放眼世界、树立崇高理想的有效途径。学校强调第一、二课堂的结合,不仅组织学生在校内实验室从事科技创新,而且组织学生开展“服务西部”、“青春试航”、“走一千个村,走一千个企业”、赴海外著名大学进行项目设计、毕业设计等实践活动。学校鼓励学生深入社会、深入基层,开展行业调研、科技推广、企业帮扶、环境保护等活动,将课外实践活动与专业学习、服务社会相结合,将个人发展同国家、社会发展相结合;鼓励学生走出国门看祖国,亲身体会中外差异,深刻理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任务的艰巨和光荣;鼓励学生在上述实践活动中践行校训精神,在实践成才的过程中弘扬校训精神。

  记者:未来,还将怎样通过校训进一步在校内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胡海岩:学校将继续坚持育人为本、铸魂为根,传承延安精神和军工文化,努力将以校训为核心的大学精神发扬光大,夯实北理工立校之本,激励全校师生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总开关,为国家培养具有扎实基础、国际视野和实践能力的拔尖创新人才,为实现两个百年战略目标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

  一所大学既要有大学章程为代表的科学规范治理作为制度保障,更要有道德精神层面的价值导向作为精神牵引。我们将紧扣校训中的“德、学”二字,努力实现育人过程的“德学统一”。将坚持以校训精神指导生活、指导工作、指导人生,号召和鼓励师生员工将北理工人的特质、风格和气派带到广阔的奋斗天地中,带到为国效力的事业中,带到社会各行各业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