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第二季

2014/4/15 16:18:55 作者:佚名 来源:伊秀娱乐网
《舌尖上的中国》为中国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美食类纪录片,主要内容为中国各地美食生态。通过中华美食的多个侧面,来展现食物给中国人生活带来的仪式、伦理等方面的文化;见识中国特色食材以及与食物相关、构成中国美食特有气质的一系列元素

  山水画是从网上搜来的

  张发财称,“2012年2月,受朋友委托,我为《舌尖上的中国》

  许钦松《岭云带雨》

  设计了一幅海报,因为时间比较赶,当晚我想好了用筷子和山水画结合的创意,在网上搜了一大堆山水国画的古画,从中筛选了一张进行调整使用,第二天上午弄好给朋友。”张发财表示,在5月31日前,自己一直以为海报选用的是古人的古画,并没有考虑使用版权的问题,但当晚在朋友的提醒下搜索发现自己借用的“居然是当代知名画家许钦松先生的画作《岭云带雨》”。张发财称,为《舌尖上的中国》设计海报纯属帮忙,未收取任何费用,所以并无版权购买的预算,“此次失误是由于本人没深入确认网络图片的来源造成的。”记者仔细比对,发现《舌尖上的中国》海报与《岭云带雨》局部的确几乎完全一致,只是在颜色的处理上将山水的水墨变成了腊肉的朱红色。

  许画家未怒反高兴

  《舌尖上的中国》热播后,立刻有广州记者发现,这片“腊肉”似曾相识,和中国美协副主席、广东美协主席许钦松的山水画有点像。立即与画家许钦松联系并发去相关图片,许钦松确认海报确是自己山水画《岭云带雨》的画面,只是在颜色处理上,黑白的水墨变成了朱红色,层峦起伏的山峰变成了腊肉的瘦肉部分,平静无波的水面则是肥肉部分,仍保留了水面上的一叶小舟。得知此事的许钦松并未动怒,反而挺高兴,因为自己的作品通过《舌尖上的中国》得到了广泛传播。但他指出,央视和海报设计者并没有和他联系过,使用前没有征求他的同意。

  设计者希望当面致歉

  据张发财所述,“发现我的严重疏忽后,当晚立即联系了所有能与许先生有关联的朋友,在2012年6月1日上午要到了许先生的手机号码,并在上午的11时13分给许先生发送了一条短信致歉,告知了许先生我的错误,并希望能飞到广州协商版权费用的事宜,由于一直没有得到回复,我又于6月2日至3日拨打许先生的手机,但一直无人接听。”所幸,一直忙于画展的许钦松在3日22时42分回复了短信。张发财说:“非常感谢许先生回复。老实讲,这几天我过得很忐忑,许先生的短信让我感受到了他宽阔的胸怀。让身为设计师、一直反对侵犯版权行为的我,感到无比惭愧!”

  网友评版权意识薄弱

  张发财迅速道歉认错的坦诚态度赢得赞声一片。不过,虽然张发财一再声明自己对侵权行为很不齿,但仍有不少网友对他的解释并不买账:“这种风格的画儿看着真不像古人古画,搞设计的应该对美术史有些了解吧?就算是无意的,归根结底,还是版权意识不强。”律师认为,无论蓄意与否,制作方涉嫌侵犯了许钦松的署名权、修改权以及保持作品完整性的权利。

  或许版权意识不强,并不是张发财一个设计师的问题,《让子弹飞》,《非诚勿扰》等知名国产影片的海报都曾被指称抄袭或模仿。中央美院的肖勇教授坦言:“我国是文化创意产业较弱的国家,电影海报抄袭只是冰山一角。我国不乏设计人才,但如果不能给他们成长的时间和土壤,就很容易让他们走捷径。”或许这也不会是最后一次,但至少,希望它能成为中国设计人版权意识成长的一个注脚。

  新浪侵权

  新浪网未经许可,擅自向网友提供该视频内容的在线点播服务,并在网站纪录片首页推荐和展示该片。新浪公司的前述行为,严重侵犯了央视国际对该片享有的的信息网络传播权,故诉至法院请求判令新浪赔偿经济损失及合理开支共80万元。

  对此,新浪辩称,新浪曾和央视国际相关的一家公司商谈取得授权,后因该片权属发生变化,故新浪未取得相应授权。在接到央视国际的通知后,新浪已经将该视频立即下线,已将损失降到最低,故不同意央视国际的诉讼请求。

  海淀法院审理认为,《舌尖上的中国》由一系列有伴音的画面组成,包括了导演执导以及摄像、配音、配乐、剪辑等大量前期创作和后期处理,属于以类似摄制电 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根据该片片尾署名情况,在新浪未提交相反证据的情况下,法院确认中央电视台为该片的著作权人。央视国际根据《授权书》,取得该片的信息网络传播权,有权对新浪公司提起侵权之诉。

  现有证据表明,新浪未经许可在其网站上提供了该纪录片的在线播放服务,侵犯了央视国际享有的信息网络传播权,应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法院根据侵权情况和损失情况,酌情判令新浪赔偿央视国际7万元。

  社会影响

  火过电视剧

  《舌尖上的中国》不仅讲食物,更多的是在讲食物背后的情感

  一部以美食为主题的7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5月22日晚结束在央视一套的播出,一道道美食让人回味无穷。在食品工业化时代,人们仿佛又从该片中找到了对传统美食的热情和敬意。该片也让央视一套每晚10点半的收视率超过同时段的电视剧。有关专家认为,其成功之处在于突出的人文情怀。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著名纪录片学者张同道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说,这部片子之所以火爆,首先在于其选材具有高度的大众性,所谓“食色性也”,不分阶层、不分民族、不分年龄的人们都离不开食物,所以它能获得最广泛的认同,也就有了最广泛的观众基础。

  其次,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贯穿全篇的人文情怀。和该片总导演陈晓卿是朋友的张同道说,陈晓卿本人就是很有品位的美食家,他把这种概念带到作品里,从普通食物中提炼人生情怀,他很早就想拍这样一部纪录片,终于在2012年3月付诸实施,成片过程也异常艰辛。

  据了解,该片的创作团队在一年多时间里,选取了中国最具美食风味的60多个点,从城市到乡村,拍下一道道美味佳肴的同时记录了一段段历史。陈晓卿表示,这个片子是带着对食物的敬意来做的,希望观众能从中国人对美食的热爱中品读到中国人对生活的热爱,看到中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

  张同道说,“乡愁”是一种无法割舍的情怀,不管是从南方到北方,从国内到海外,所谓最好吃的菜是妈妈做的菜,最好的东西是故乡的东西,最好的回忆是童年的回忆。《舌尖上的中国》勾起的不光是对美食的垂涎,还有流泪的冲动。

  “因为爱中国饮食,所以更爱中国。”该片把一批已经不常看电视的“80后”、“90后”又重新拉回电视机前,收到了传统爱国主义教育没有的效果,也许这是该片的“意外收获”。

  据报道,第65届戛纳电影节组委会主席南尼·莫莱蒂曾特意点名观看了《舌尖上的中国》片花。其海外单集销价也有望超过《故宫》保持的单集最高5到6万美元纪录。陈晓卿表示,在海外纪录片市场分类里,美食旅游类节目占有非常大的比重,而中餐享誉海外,用美食讲述百味人生,用一种温和的方式讨论一个国家的变迁,“这是中国真正软实力所在,没有任何阻碍,可以达到全世界。”[8]

  “中国人离不开吃:谋生叫糊口,岗位叫饭碗,受雇叫混饭,花积蓄叫吃老本,混得好叫吃得开,女人漂亮叫秀色可餐,受人欢迎叫吃香,受人照顾叫吃小灶,不顾他人叫吃独食,受到伤害叫吃亏,女人嫉妒叫吃醋。这是大家一见面就问‘你吃了吗?’的缘故。”

  正是有着这样的文化根基,《舌尖上的中国》在让人流口水的同时,也难免被过度诠释。

  不得不承认的是,片中新鲜的原料、精心的制作、原始的风味,唤起的是人们对于美食尘封已久的记忆,而地沟油、添加剂、工业明胶等,似乎才是人们必须面对的残酷现实。难怪有评论说,“《舌尖上的中国》是艺术,《舌尖上的元素周期表》才是现实。”

  也正是这份热爱,让《舌尖上的中国》赢得了另外一个值得思考的称呼——“爱国主义大片”。有人认为这是上纲上线、将吃无限拔高,但正如网友“JaneMere”所说,“《舌尖上的中国》能毫不做作地激发实实在在的对国家的爱,有啥不好的?”

  《舌尖上的中国》,展示了美味的食物、淳朴的劳动人民、美好的生活,这样的祖国,自然是值得热爱的。[9]

  观众说法

  勾起思绪的美丽乡愁

  与传统的美食节目不同,《舌尖上的中国》在地域上采取了大范围的跳动,并且不以菜系进行划分,反而每集都有自己的主人公,比如70多岁的吉林鱼把头、卖黄馍馍的陕北老汉、陪外婆制作年糕的浙江慈城小姑娘,《舌尖上的中国》对食物朴素细腻的描述,对人和食材的关系的微妙理解,也使得本片不仅仅是一部表现美食的纪录片。

  一位家在湖北、现居北京的音乐人说,她追看《舌尖上的中国》跟“吃”就完全没有关系,“我对吃本来就不感兴趣,平时主吃素。这部纪录片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它将如何‘食物’这个宏大的主题,浓缩在几集的纪录片里。”而这种食和人的紧密相连,也让不少观众想起了小时候的味道、家乡的味道,“看《舌尖上的中国》,讲到宁波年糕,听到里面传出的阵阵乡音,很想家”。

  在陈晓卿看来,《舌尖上的中国》远不止是一部“吃货圣经”,而观看《舌尖上的中国》也不应该只是“吃货”的狂欢。“做纪录片,文化的东西是不可避免的。如果光讲吃,不就跟美食栏目一样了?这个片子是带着对食物的敬意来做的,希望观众能从中国人对美食的热爱中,品读到中国人对生活的热爱。” 、“看了这片子,爱上了别人的家乡。皆因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是片中食物的享有者,所以就有了一种在场的感觉。”一部纪录片,让我们尝遍了生活的百味。[9]

  海外影响

  前段时间播出的央视自制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短时间内引发全社会热议和赞誉,同时“舌尖”的影响力也愈加广泛,“舌尖上的清华”、“舌尖上的北大”等网友自发创作的“舌尖”系列也开始在网络上传播。在2013年的法国春季戛纳电视节上,《舌尖上的中国》引领“中国晚宴”活动得到各国媒体和机构的好评,该片也将实现央视纪录片海外销售市场的历史性突破。央视纪录片频道邀请相关专家,为《舌尖上的中国》举行研讨会,与会专家普遍认为《舌尖上的中国》为观众打开了一扇窗,也让中国纪录片人看到了希望。

  鉴于中国纪录片市场的现状,在座谈会上专家们纷纷指出了中国纪录片的出路:以小众影响大众是纪录片出名的捷径;培养专业一流的制作团队是中国纪录片走出国门的最根本力量。

  优秀纪录片往往能引起观众的共鸣,《舌尖上的中国》播出后,不少网友纷纷以“吃货”自居,并挖掘身边的“舌尖”系列。在豆瓣网上,网友的几百条评论中有80%都打了满分,甚至有不少海外华人产生对故乡深切的怀念。海外观众也通过该片对中国美食文化有了更深刻的了解认识,有人萌生出拍摄“舌尖上的荷兰”、“舌尖上的法国”等念头。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尹鸿也笑称“舌尖”影响力:“我家的小孩基本不看电视,只爱上网,后来他也去看这个纪录片,而且说看了之后那天晚上饿得不行,一边看一边忍着饿,最后在冰箱里面找吃的。它对观众造成的感染、影响力是最大的收获,也是国产纪录片踏进国际市场的必备条件。”

  尹鸿说,“《故宫》这样的纪录片是透过故宫看传统文化和历史的演变,不起眼的一砖一瓦,背后有无数不为人知的故事。片子播出之后掀起一阵故宫热,不少外国人因为该片来中国旅游,跑到故宫亲自去看,也有很多人通过该片第一次了解了中国和历史,这就是纪录片带来的影响作用。”

  《舌尖上的中国》引起的海外市场的热烈反响更是让纪录片人看到了希望,国内自制纪录片终于得到市场及大众的认可,也终于在海外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国家广电总局宣传管理司副司长王丹彦称,近几年,纪录片业界才刚刚在市场中争得一席之地:“现在我们几十个上星频道的竞争环境中,确实只有娱乐节目和电视剧在拼收视。这个时候央视打造晚间纪录片时段恰逢其时,也对大众文化需求和审美需求起到了有判断的引领和追求。”

上5页上一页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