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经历
李幼斌1958年2月15日生于吉林长春。父母都是当地钟表厂的工人,父亲还是高级技工,月工资在90元左右,在当时算是生活阔绰了。李幼斌在家中排行老二,姐姐李野萍是国家一级话剧演员,但两人从来没有同台演出过。他还有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都生活在老家长春。李幼斌称:“我小时候看电影,《地道战》、《地雷战》、《平原游击队》、《英雄儿女》……每看一部,都会特别激动。只是当时并没有要当英雄这个概念而已,就是纯粹地崇拜,觉得他们很神圣”。
1963年,长春电影制片厂要拍一部名为《将军的儿子》的电影,导演到李幼斌所在的幼儿园选小主角,在一群小朋友中一眼就相中了眼睛大大、虎头虎脑的李幼斌。剧组的人让他念儿歌试镜,向饰演将军和将军夫人的演员叫“爸爸”、“妈妈”。没想到年纪小小的李幼斌还挺倔,无论怎么哄,就是不肯开口,并大声抗议:“不叫!他们不是我爸妈!”把在场的人都逗乐了。可惜的是,1966年“文革”的来临,让这部片子“流产”了,李幼斌与成为“童星”的机会擦肩而过。
李幼斌从小就有艺术细胞,上小学的时候,经常参加学校宣传队的活动,表演独唱等节目不在话下。在长春市第11中学就读时,他还加入了学校话剧团。1974年,学校话剧团排演了一台关于学生生活的话剧《风华正茂》,正在读初二的李幼斌在剧中演一个小角色。一天,长春市文化教育局的干部来到学校看他们演出,打算发掘几个好苗子参加长春市话剧团(后更名为长春市话剧院)的招生考试。节目演完,演技出色的李幼斌再次被“相中”,他兴奋不已,甚至感觉自己马上就要圆了小时候的梦想。
李幼斌称:“我那时傻呵呵地以为剧团肯定要我了呢,没想到后头等着我的是轰炸般的考试。1个月考了4轮,每轮都有表演、形体、朗诵和唱歌4个环节。那时的孩子也没学过什么特长,考表演时,我就抡抡胳膊伸伸腿,做了套广播体操。”李幼斌还用自嘲的口吻说:“考试时唱了哪首歌我已经记不清了。只记得唱得还行,没跑调。当时心里很紧张,不知道会不会再一次擦肩而过”。
事实证明,李幼斌表现得很出色。这场面向社会的大型招考最后只录取了7个人,他是其中之一。这把父母给高兴坏了:“这孩子,可算是有个工作了。”因为如果考不上话剧团,李幼斌肯定会离开家乡,和别的同学一样“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去了。而考上话剧团、当上演员,相当于有了一份正式工作,还是国家干部身份。1974年12月28日,李幼斌正式上班了,虽然这个月只干了3天,但还是领了半个月的工资,共计11元人民币。他孝敬了父母10元,把零头拿去买零食了。
进入长春市话剧团的时候,李幼斌毕竟才16岁。下班回家后,他经常同一帮小孩趴在地上玩弹球,没一点“已经是拿工资的人”的样子。
李幼斌从一个演群众角色的学员,逐渐得到了一些演小角色的机会,到70年代末,已经能在剧团中承担比较重的戏份了。年复一年,到了80年代初,他逐渐成为主演,参演了《救救她》等多部话剧,还在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进修了两年:“我觉得在上戏读书对我的帮助特别大,有些东西在学的时候你不觉得有什么用,但等学完了再演,你就会感觉到学到的东西非常有用。当时之所以去上学,是觉得那段时间演起戏来有吃力的感觉,觉得累,就想可能是哪儿出问题了,要想办法解决它。”两年的学习生活,让李幼斌充实了不少。在学成归来后的几部戏里,李幼斌表现得十分出色,特别是在话剧《新京末日》中扮演末代皇帝溥仪,“累”的感觉完全没了,演技也得到了广泛的好评。
从80年代中期开始,随着影视作品的冲击,话剧市场日渐萧条,从前那种观众爆满的场面基本上见不到了。“演员如果没戏演,就跟农民没地种一个道理。”虽然李幼斌深深地热爱话剧,但现实却让他不得不把目光转向电影电视剧领域。1994 年,他出演完话剧《情感的操练》后,就再也没出演过话剧角色。有记者问他:“如果以后有机会,还想演话剧吗?”李幼斌脱口而出:“想演!话剧中有很多好剧本,我很看重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