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人们普遍被一种叫“幸福”的东西给整得焦虑的年代,著名主持人倪萍携手中华书局推出一本讲述99岁的姥姥朴素人生智慧的新书《姥姥语录》。日前,倪萍就新书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不时夹着山东荣成话,诉说着姥姥朴素的“大白话”,诉说着大家都知道却似乎忘怀了的理儿。据介绍,本周日下午两点,倪萍将在北京图书大厦一层东厅签售该书。
吃三顿饭
得说出一个理儿来
倪萍这部新书,扑面而来的是一个没读过什么书的老人泥土般质朴的语言风格,或者说,写书的倪萍与说话的姥姥融为了“一个人”。谈起新书原汁原味的语言,倪萍说道:“从我第一次写东西,一直到我出东西,我觉得我的风格其实一直特别统一,不是设计,我其实内心比较崇尚这样的语言。我觉得是比较大白话吧,人人都听得懂的,因为现在一样的道理你可以写出很多种,我选择这种是因为我喜欢,读者读起来也不累,但前提是必须里面有理。大白话是早上吃了晚上又吃,没意思,我吃了三顿饭,你得说出一个理儿来,或者渗透着什么。”
姥姥像杆秤,称称就有数了
书中渗透的,无疑是一个属于一个老人的人生智慧。倪萍说,有时候让姥姥这杆秤称称,你就有数了。倪萍在书中写到自己给“母亲水窖”捐钱的事,2005年收到第一个广告的钱,就拿出100万元给妇联送去了。“那时候正开政协会,我跟妇联的莫文秀书记住同一个酒店。我跟她说,这事谁都不能说,说出去我就不捐了……不想让人知道,往大了说是做好事不用告诉别人,往小了说我也有难处。家里的亲戚谁都需要钱,还有那些素不相识的人,每天从全国各地往台里写信找我求助。小钱我给过,大钱呢,我怎么办?”倪萍称,把这事告诉了姥姥,她的态度和预想的差不多,姥姥说,“这么大的事怕是在你心里来回称了不知多少遍了,自己早知道哪头沉、哪头轻了,你愿意,姥就愿意。”倪萍说道,姥姥对她有个评价很准,“大钱当小钱用,小钱拿着当大钱用。”姥姥还说过,“帮人家是一碗饭我给你吃我就没有了,这叫帮。你一锅饭,给人一碗,这是你帮人家吗?是别人帮你。”
姥姥的话,想忘都忘不了
“我儿子说,小朋友推我怎么办?我说推你,你就退一步。退一步他更打我怎么办?这是我们一般人的想法。单位的人欺负你,你就装着看不见。被开除了怎么办?我就上别处去,有的是道儿。”倪萍说,姥姥的那些大白话,就像是融入你生命的东西,你想忘都忘不了。
“我的书刚上市,但有读者看了,都说有同感。为什么像《姥姥语录》这种大白话,家家都有的东西,大家有同感?就是因为我们有的时候往前跑得太快了,目标太大了,满眼都是金光闪闪灿烂的舞台,这不怪每一个人。窗户打开了,每个人都会向太阳看,这是很自然的。当你发现你走不快的时候,你不要嫌弃脚底下的路不是路。姥姥说,360度是个圈,一圈都是路,往哪儿走都行。”
晨报记者 刘婷 文并摄
■记者手记
倪萍的“家常”
家常衣服,家常话。近距离跟倪萍聊天,也没有更多的,或者说更强烈、更特别的感受了,这似乎不是采访一位光彩照人的舞台上的名人的感受吧。也许因为所聊的话题不外乎关于一位老人甚至倪萍本人的“家长里短”。但坦率地说,爱听。姥姥怎样奖励倪萍,给她蒸了一锅大馒头;姥姥怎样支持倪萍捐款,第二天就忙着给倪萍的儿子粘坏了的玩具、给孩子改衣服,怕“你妈没钱了”;姥姥怎么愿意自己能挣钱,起劲地把报纸分类、包瓜子……这些,比某些名人自怜、自恋地大谈自己曲折的奋斗史,耐听。很容易地,就想起自己的姥姥,那个在你哭着写老师罚抄的作业时,守候在橘色小灯边,总不肯去睡,转磨似的想安慰你却不知如何是好的老人。倪萍所写的《姥姥语录》,能不能成为有效的“心灵按摩”,当然见仁见智,但其实这也只是我们附加在这本书上的东西。也许,倪萍最初只是想写给自己一个交代。朴素的小书中,一个大地般温暖的背影,栩栩如生,已是一本有诚意的书。刘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