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路艳霞) 不管你喜不喜欢韩寒,但必须承认,这个年轻人有着强大的文化影响力。推迟发行一年之久,韩寒主编的杂志《独唱团》昨天终于上市,当天全国销售即达10万册,大有一纸风行的态势。
昨天下午,位于望京的一家书报亭摊主说:“一大早就有读者来问《独唱团》,我们上午取完货,下午1点左右摆上报摊。目前进的30本已经全部卖完。”
实际上,进货大战在早上8时就开始上演。在甜水园图书批发市场,杂志出版方、华文天下图书有限公司在北京指定的两家批销商,即北京锦瑟闻香图书有限公司和北京鹏飞一力图书有限公司两家的门口就已经聚集了五六十家民营书店店主和报刊亭摊主,他们都在等待《独唱团》的到货。
8时50分左右,物流公司的运货车到达,杂志刚从车上运下来,各摊主和书店主就着急拿货,20分钟,“锦瑟闻香”的1万2千册和“鹏飞一力”的1万册先后被一抢而空。据两家分销商的负责人介绍,本来之前的订货数是确定的,所以他们留足了富裕,但是没想到很多店主临时加货,而且是翻倍加。原来定50册的拿货100册,原定 100册的拿货150册,所以他们虽然要出了很大的富裕量,但还是被抢空了。
据悉,《独唱团》全国总发行量达50万册,其中北京市场总布货量为2万5千册,除了两家指定的代理商总共订货2万2千册外,新华书店系统总共订货3000册,今天一大早该杂志将在新华书店各门店上市。
昨天,在各大微博(https://t.yxlady.com)和一些QQ群里,韩寒和《独唱团》成为了热点话题。买到杂志的人在网上拍照留念,另一些人则不断发微博抱怨自己跑了很多地方都没有买到,讨论十分热烈。在某网站的内部群中,员工们在几分钟内便订购了十余本。
看杂志
与钱有关的三个另类之处
《独唱团》16开,牛皮纸封面,犹如毛笔书写上去的“独唱团”三个字显得有些孤独。在花花绿绿、大肆张扬的杂志堆中,《独唱团》低调、清雅,就像一束静静开放的百合花,让读者有寻觅芬芳的冲动。《独唱团》并非清一色的青春文学,而是包括小说、杂文、散文、摄影、漫画等各种类型作品,并集合了周云蓬、罗永浩、蔡康永、石康、林少华、欧阳应霁、艾未未、韩寒等各路老少作者以及不少新人。翻开书页,韩寒特立独行的性格从中有所体现。《脏话到底脏在哪儿》《给你一些不给一些》《看哪,这人》《贴地快感》……关于社会、关于人生、关于城市,每位作者用他们各自的文学视角一一娓娓道来。
杂志中三处另类内容也很有意思。
另类1 出资鼓励深入调查。“我们鼓励深入的调查和创作,如果你有一个想要深入考察的课题,比如想和索马里海盗生活一个月,想挖掘某个社会事件的***,或者想跟踪拍摄一只狼等等,我们可以为你提供启动资金一万元,你负责带我们去那些不为人知的世界。”
另类2 稿酬远远高于传统杂志。“原创文字类千字1000元至2000元,照片影像类每张1000元至5000元。”
另类3 设抄袭举报奖。所有原创作者的稿费将在发行面世15天后发出,读者在此时间可举报抄袭,一旦发现抄袭,将在封面上公示,杂志将按照千字500元的标准给予第一个举报者奖励。杂志还特别幽默地注明:“不能自己换个名字抄自己然后再换个名字举报自己。”
三个另类之处无一例外全都涉及到了资金,靠发行杂志是否能支付这些费用,是否能兑现这些承诺?对此,华文天下战略拓展中心经理陈愚舟称,首期杂志文字13万字,将为34位作者支付约30万元稿费。目前杂志定价每本16元,去掉印刷费等费用,首期杂志单本利润为16元的15%,如果按发行50万册计算,利润将达120万元,当然编辑费还未算在内。韩寒曾在其博客里说,“这样的稿费标准对我是有一定压力的,但我相信不会亏损,就是自己少赚一点。”他对国内写稿者的低稿费表示不满,所以希望自己的杂志“可以改善一下供稿者的生活”。本报记者 路艳霞
专家说
支持韩寒就像支持他们自己
资深媒体人单士兵:不必硬要让《独唱团》去承载不能承受之重的思想深度。把它看成属于这个时代年轻人的一种“公民读本”或许更为理性,在那些可能很浅近的价值表达中,或许很多年轻人就能体会到一种公共精神,感受到一定的人文价值。
北京大学社会学教授夏学銮:韩寒《独唱团》之所以受到如此关注,这也是一种“社会支持”现象的体现。中国正处于转型期,社会分化、分层很严重,韩寒只是一个符号,尤其对于80后这一代人有号召力、感召力,他的一举一动牵动着一些人的神经,有些人站出来捧场,其实就像支持他们自己一样。
资深出版人安波舜:《独唱团》的热卖反映出年轻人希望追求社会主流价值承认的愿望,年轻人希望多挣钱,希望成家立业,希望得到自我价值的认可。
《人民文学》主编李敬泽:韩寒主编并推出《独唱团》对传统文学期刊应该没什么触动,他的出现和我们就像是一条街上的两个店铺,你卖你的,我卖我的。在美国也有这种情况出现,以个人名义出刊,不是说个人出刊背后没有团体运作。
本报记者 路艳霞 实习生 李乐乐
读者评
首批读者反馈 赞扬多于批评
读者赵雅说,她很喜欢《独唱团》的文字,文学味道很浓,有超凡脱俗之感,也可以从中看出韩寒具有不错的文学鉴赏能力,真的是应了韩寒此前所说选稿坚持“万里挑一”的标准,“从杂志内容看,韩寒一定是追求完美的理想主义者,但这也使我担心靠完美心态是否能让《独唱团》走得更远,是否能始终如一保持纯正的文学品质。”
北京文通天下图书有限公司的策划编辑何科汶也是最早一批拿到《独唱团》的读者之一,他表示,一把书拿到手里就“倍儿有感觉”。 “在这个大家靠眼球经济激活图书市场的今天,看见一本这么土,这么低调的读物,一下感觉回到(上世纪)90年代。内容感觉和自己期待的差不多。”
网友“叶逸思秋”则认为,《独唱团》只能打75分,她觉得与其说这本杂志是文学杂志,不如说是一本人物访谈人物介绍,“内容虽然另类,却并不一定适合上了年纪的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