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家老六,邵逸夫。对于中国电影史,邵氏电影永远排在前面,毕竟他创造了太多的历史,给中国人带来了太多的快乐。邵氏出品,必属精品
邵氏电影公司(Shaw Brothers Studio)是香港历史上最著名的电影公司之一,其影片数量众多,涉及各种类型,如武侠、动作、喜剧、爱情、恐怖等。以下是邵氏电影公司的几部经典影片:
1.《大醉侠》(1966):由周润发主演,是一部武侠喜剧片,讲述了一个不拘小节的酒鬼侠士在江湖上的冒险故事。
2.《刀马旦》(1969):由王羽、林青霞主演,是一部古装武侠片,以唐朝的李隆基为背景,讲述了一位女扮男装的马戏表演者和一位义薄云天的剑客之间的故事。
3.《狂沙十万里》(1973):由陈观泰、高飞主演,是一部现代动作片,讲述了一位越狱犯在沙漠中展开追逐和冒险的故事。
4.《鬼迷心窍》(1987):由张国荣、林青霞主演,是一部恐怖爱情片,讲述了一个人与鬼之间的悲欢离合。
5.《飞越蛇坡》(1981):由吴宇森执导,由周润发主演,是一部警匪片,讲述了一位香港警察与一伙毒贩之间的斗争。该片获得了第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的最佳影片奖。
这些影片都在当时取得了非常高的票房和口碑,成为了邵氏电影公司的经典之作,并在全球范围内影响深远。
shào shì
“邵”的基本含义为古地名,在今中国山西省垣曲县;引申含义为姓。
在日常使用中,“邵”也常做名词,表示水名。
“氏”字的本义为古代贵族表示宗族系统的称号,引申含义为姓氏,如:吴氏(姓吴的)姊妹。“氏”字读zhī时,用于特定的名称,如:阏(yān)氏(汉代匈奴称君主的正妻),月氏(汉代西域国名)。
在现代汉语中,“氏”字常组词为姓氏。
邵氏家族的始祖,是公元前十一世纪,辅佐西周的大贤臣召公奭。因奭功高无量,封邑于召(燕国),被周武王赐为“邵”(召邑)姓,历史上称为召公或邵伯。
邵氏家族便是从邵伯开端,至今有三千余年,人口已达400万,在中华姓氏中居83位,分布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以及港、澳、台地区和海外。
枣庄地区邵氏,据兰陵邵氏族谱(创修于清康熙五十一年)记载始祖为通公,元太宗一年迁入峄邑,后裔集中居住于周营、阴水一带,随后又有不少邵姓迁入,形成一大望族。周边地区滕州、临沂、徐州地区以及安徽荡山等地,亦有较多邵姓族人。
峄邑邵氏族谱,创修于清康熙五十一年,重修于乾隆二十八年,三修于光绪元年,四修于民国十八年,五修于一九九一年,此次为六修族谱。
六修邵氏族谱的范围包括枣庄五区邵氏族人,参续人员近一万四千人,印谱五百余部。另外,由洛阳邵氏宗亲会发起的《中华邵氏统谱》撰修工作正在积极筹备中。枣庄地区这次六修族谱是《中华邵氏统谱》的组成部分,故名为《中华邵氏统谱》山东枣庄卷。
邵氏经典邵氏是以姓氏名。
按说80后大多是看90年代港片长大的,但鼎盛于70年代的邵氏片就有些就远了。邵氏电影的影迷应该是爱好武侠、有点复古情结的特定群体。其总裁邵逸夫是既是煊赫一时的一代电影大亨,又是流芳留誉的大慈善家。邵氏片以其独特的风格和当时特色的时代特点营造了一个巨大的电影系统,其拍片总量达到1千多部,涵盖:武侠奇幻、历史传奇、恐怖科幻、桃色风月、民俗奇谭、名著改编等无所不包。
沼虾,属于长臂虾科(Palaemonidae)、沼虾属(Macrobrachium)。额角发达,侧扁,上、下缘均具齿。大颚有触须。前两对步足螯状。遍于热带、亚热带,偶在温带淡水中,有时也在咸水中生活,一些种幼体在海水中孵化,年轻时可在海洋中生活。
世界性分布,已知有175种以上,中国已报道35种。
邵氏是TVB的创办成员。电视广播有限公司(简称TVB)于1967年11月19日由利孝和、祁德尊、邵逸夫等人创办正式开业。1988年,无线电视就租用电视企业和邵氏位于大埔仔的用地,建立清水湾电视城,并设16个录影厂,总面积超过6500平方米,作为无线电视制播和行政的总部。
邵氏出品,必属精品。这是邵氏电影公司的口号。早期确实靠着口碑称霸影坛。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黄梅戏电影大行其道时,邵氏大投资,大制作,影片精良,轰动一时。
黄梅戏过时后,充满阳刚气质的功夫武侠片开始大行其道,满屏番茄汁,让观众看的热血沸腾。不过后期渐渐赶不上时代的步伐,不得不停产。
邵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体,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83位,人口约300万,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24%左右。邵氏名人有邵雍、邵逸夫、邵长华、邵飘萍等。历史发展春秋战国春秋时齐国有召忽,与管仲同事襄公子纠。秦朝有广陵人召平,封东陵侯,秦亡后,因家贫种瓜于长安城东,其瓜称“东陵瓜”。
姬姓
邵姓起源于姬姓,为周文王之后。邵氏的起源据《通挚氏族略以邑为氏》、《万姓统谱》等史料所记载,周初大臣召康公因食邑于召,被称位召公或召伯。他后来还被封于燕国,他派儿子去管理燕国,自己留在镐京任太保,是周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