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信仰是(?

2024/12/10 0:11:37 作者:佚名 来源:伊秀娱乐网
科学与信仰是(?

很多人以为科学和信仰是对立的,可是信仰和科学毕竟长期共存 ,并且不乏牛顿丶莱本尼茨丶伽利略丶巴斯喀等,既是伟大的科学家又是虔诚的基督徒那样的事实。还有许多现代着名的科学家,如爱因斯坦丶海森堡丶狄拉克等,都有强烈的宗教感情。这又如何解释呢?先从几个不同类型的具体例子来说明问题,然后再揭示问题的本质。例一:背离信仰的权威对科学的压制。第一个例子是关于地球是不动的,还是太阳是不动的。在很长一个时期,世人根据生活经验,把地球看成是不动的,是宇宙的中心,一切星体,包括太阳,都环绕地球旋转。这也是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十七世纪前的罗马教皇也持这个观点,甚至误以为这是真理。其实圣经从来没有涉及这个问题。当哥白尼提出太阳不动,地球绕 太阳旋转,后来开布勒又从观察行星运动的数据证实哥白尼的学说。罗马教皇对这一科学发现横加压制,历史上误以为这是信仰与科学的冲突。实际上,这是少数教会权威以他们的偏见取代了圣经的结果,绝不是信仰和科学的对立。其实在十六世纪,也有许多虔诚的基督徒带 爱心,抛弃世间一切,到世界遥远的地方传扬真理。来中国传道的耶稣会信徒利马窦丶汤若望等都既是虔诚的信徒也是科学家。后来天文学继续向前推进,发现太阳不是静止的,而是环绕银河的中心而转动的;并且银河系也不是静止的,也是在旋转 。而实际上,地球丶太阳丶银河都不是宇宙的中心。按照力学的简单计算,可以知道忽略地球绕太阳转动的效应所导致的误差,对日常生活影响极小;至于太阳绕银河的运动的效应,则对日常生活的影响更小。这些都是纯属科学的问题,和信仰问题没有关联。例二:科学胜利前进,带来错误的“科学万能的思潮”。牛顿的力学理论是科学史上一个划时代的成就,他的力学定律将地球上的物体的运动,和宇宙间的天体运动作了统一的解释。但他的工作被过分夸大了,误以为引力是物质之间的唯一作用,机械运动是自然界唯一的运动形式,原则上人能够通过力学了解一切。最极端的例子是数学家拉普拉斯的想法,他认为有了力学就不需要上帝了。这种机械主义思潮延绵了几百年,阻碍 信仰的传播。直到十九世纪末叶,物质的微观世界的复杂性呈现出来,才使机械主义退出历史舞台。科学家对信仰的看法渐渐发生改变,原子核物理学家威尔查克的话很有代表性,他说:“怀疑,但向之开放。”二十世纪,科学以空前的速度向前发展,发现每当解决一个难题时,就出现更多更难的问题。廿一世纪的一位物理学诺贝尔得奖者格罗斯,对此作了一个很好的比方,他说:“物理学者好比志望登山的运动员,当他向山前进时,山却在后退。”人渐渐悟知人类的聪明和上帝的智慧相比,远远小于沧海中的一粟。例三:圣经的内容超前科学所引起的误解。创世记最先一段是一般人难以了解的经文。上帝怎么能在短短的六日之中创造出宇宙间的一切呢?到了二十世纪初期,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确定无误地告诉人,这是必然的事。根据相对论,在静止的坐标系中的观察者所经历的时间,和在运动中的观察者所经历的时间,是不一样的。在运动中的观察者所经历的一短段时间,在静止的观察者看起来可能是很长的,这种差别,随 运动者的速度提高而增大。上帝以极高的速度,用极大的能量作功,所以在上帝看来是六日的时间,世人看来已是亿万年了。千年不改一字的圣经内的含意是多么的奥妙!现代哲学家雅斯贝尔斯的话道出了科学界的实际情况:“在科学里,一知半解的知识使人放弃信仰;完整的知识则使人返回信仰。”科学和信仰这种由不和谐渐渐转变为和谐的例子,多得不胜枚举。现在,我们要深入了解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科学的结论是暂时的,相对的,有待改进的,概括起来说,科学的结论是变动的;而信仰的根据是上帝的启示,是永恒的,不变的。变动的一方面和恒定的一方面的和谐程度,当然也是变动的了。但各门科学的进展都呈现一个特点,就是科学每取得一些进步,同时也带来更多丶更难丶更深刻的问题。科学前进的速度渐渐慢下来,情况有些像百米短跑运动员争取打破记录的过程所出现的,最初是一秒一秒地下降,接 只能十分之一秒地减少,最后要缩短百分之一秒也是困难的事了。科学变化的幅度越来越小了,也就是说科学的稳定性增加了。这说明为什么科学越是前进,就和恒定不变的信仰和谐程度越高的道理。以大爆炸理论为例,圣经创世记记载:“起初上帝创造天地。”这意味宇宙有开始。现代的大爆炸理论的出发点正是宇宙有开始,这和传世数千年的圣经所讲的相一致。科学能够见证信仰,但不能认识信仰。科学本身不造成信仰的障碍,但人对科学的态度却有可能造成对信仰的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