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为何要把帮助自己“除鳌拜平三藩”的功臣活活饿死?

2024/11/27 20:50:11 作者:佚名 来源:伊秀娱乐网
康熙为何要把帮助自己“除鳌拜平三藩”的功臣活活饿死?

索额图不仅被活活饿死在宗人府,康熙还将他的儿子杀光,彻底断了他的后裔血脉,并且在数年后,康熙再次提及索额图时,又咬牙切齿的说他是“本朝第一罪人”。

而曾经,索额图是康熙最信任的臣子之一,正是因为有了索额图,康熙才得以坐稳皇位。

究竟索额图做了什么,以至于康熙对他如此恨之入骨呢?这一切,还得从索额图初入仕途的时候说起。

索额图的成名之路

索额图能在康熙朝位极人臣,与他父亲索尼为他打下的夯实基础有很大关系。

当初,在皇太极去世之际,由于没来得及册立继承人,导致帝位虚悬,而皇太极的弟弟多尔衮一心想继承皇位,但最终,在以索尼为代表的正黄旗势力支持下,年幼的顺治皇帝得以登基。

但也因为这件事,索尼得罪了多尔衮,因此,成为摄政王后的多尔衮,对索尼展开了一连串的报复打击。

先是被削官贬职,之后又被抄家流放,那一段日子里,索尼生不如死。

但随着多尔衮的病逝以及顺治的亲政,曾经拼死效忠皇室的索尼迎来了人生的春天,不仅官复原职,并且数次升迁,继而成为顺治朝的重臣之一。

更重要的是,在顺治皇帝去世之际,索尼与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四人,被委任为康熙的辅政大臣。

正是因为父亲身居高位的关系,索额图便以“勋贵子弟”的身份,早早地就进入了仕途,并且先后担任过顺治帝和康熙帝的侍卫。

而在担任康熙侍卫期间,索额图与年少的康熙建立了亲密的君臣关系。

这种关系,不仅是索额图日后在康熙朝显赫一时的关键,并且在当时对于康熙来说,与他亲密无间的索额图,是能救他于水火之中的重要倚仗。

在索额图之父索尼去世后,四位辅政大臣仅剩三位,而这三位中,位居末位的鳌拜开始蠢蠢欲动。

他先是设计逼死了次辅苏克萨哈,又将三辅遏必隆拉入自己阵营,更要命的是,他展现出了一派对康熙轻视、慢待的态度。

久而久之,康熙无法忍受,因此,除掉鳌拜,重夺大权的计划,便提升了日程。

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当时的鳌拜党羽遍布朝野,况且又手握兵权,远不是一个少年康熙能对付的。

而在这个时候,康熙想到了一个能帮他出主意的人,而这个人正是索额图。

康熙八年,康熙皇帝以召索额图入宫下棋为由,频频与他暗中谋划如何除掉鳌拜,而在得到康熙的授意之后,索额图辞去了户部之职,出任乾清宫一等侍卫领班。

之后,索额图又以协助康熙练习摔跤为名,暗中训练了一批少年布库、拜唐阿。

由于理由充分,加上鳌拜也误以为康熙只不过是少年习性,因此就不加在意,也并索额图的安排进行阻止。

等到一切准备充分后,康熙称商议要事,召鳌拜进宫,趁其不备之下,早已埋伏好的索额图以及布库少年一拥而上,最终生擒了鳌拜。

紧接着,康熙当众宣布鳌拜数款大罪,之后下令将其禁锢,至此,鳌拜集团彻底倒台。

而在此事中居首功的索额图,也因此得到了康熙的丰厚回报,先是被任命为国史院大学士,入朝参政,不久后,又改任为保和殿大学士,加太子太傅衔。

由此,索额图正式进入统治中枢,而这一年,他刚满三十四岁。

这还仅仅是索额图帮助康熙除掉鳌拜的功劳,除此之外,索额图在平定三藩一事上,同样也是功劳颇多。

康熙十二年,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上书康熙皇帝请求撤藩,三人此举,实际上是探听朝廷虚实和看朝廷如何反应。

当时,以索额图、图海等大臣表示,三藩不可撤,否则必反,应从长计议徐徐图之。

但以明珠为首的另一波大臣却建议康熙果断撤藩,否则必将养虎为患,而当时的康熙也是年轻气盛,随即就下达了撤藩令。

结果,撤藩令下达不久,吴三桂等人果不其然就扯旗造反,并且在造反之初,一度将清军打得连连败退。

看到出师不利,并且局面一度无法收拾,当时的康熙甚至已经有了退位的想法。

关键时候,索额图又一次站了出来,这次他不是来和康熙唱反调的,而是开始坚定不移地协助康熙帝料理军事、出谋划策。

因为索额图知道,如果大清完了,那么他和他的家族也就彻底完了。

最终,在索额图以及明珠等人的鼎力协助下,康熙成功平定了三藩, 而索额图也因此被康熙再次记上了一功,对他也愈加信任。

除了帮助康熙除掉鳌拜,以及平定三藩之外,索额图还有一个极其重要的身份。

索额图的侄女,也就是索额图大哥噶布喇之女赫舍里氏,早在数年前就嫁给了康熙,并且还被封为了皇后。

所以,在诸多功劳的基础上,索额图还是康熙的“叔岳父”。

同时,在康熙康熙十四年,康熙皇帝又将赫舍里氏之子,也就是索额图的外孙胤礽立为了皇太子,这就更让索额图的地位超然,不少官员纷纷依附于他,“索党”便由此形成。

但在索额图享受着超然地位带来的无限风光同时,一场无声的灾祸却在向他袭来。

“索党”与“明党”之争

索额图与明珠之间的矛盾,早在平定三藩之初就已经埋下。

当初,是明珠等一帮大臣建议康熙主动削藩,以免养虎为患,但在康熙下达削藩令之后,随即引发了吴三桂的扯旗造反。

并且,清军在前期节节败退,这就导致康熙差点引咎退位。

而在之后,索额图转变了之前抵制削藩的态度,成了坚定的“削藩派”,并帮助康熙料理军事,确实为平定三藩做出了贡献。

但是,在他转变态度的同时,他曾经建议康熙,把把当初主张削藩的几个人统统杀掉。

索额图这番建议的理由是,如今不可收拾的局面,正是因为这几个人的主张才形成的,所以明珠等人是罪魁祸首。

不过,当时康熙并未听索额图的这个建议,而是大包大揽把绝大多数责任,都揽在了自己身上,因此,明珠并未被杀。

虽说保住了性命,但明珠却由此恨上了索额图,这也是为何两人会在朝堂上彼此缠斗攻讦了数十年的根本原因。

并且,在平定三藩的过程中,明珠也是尽心尽力,同样做出了不少贡献,因此,他也逐渐赢得了康熙的信任。

在这种情况下,明珠的官职不断得到升迁,先是吏部尚书,之后又成为武英殿大学士,随着官位越来越高,明珠也拥有了与索额图分庭抗礼的实力。

而有了实力之后,明珠自然就会对曾经想置自己于死地的索额图进行报复,因此,当时依附于明珠的官员,对索额图集团没少进行各种打击。

当然,索额图也不会坐以待毙,所以双方在朝堂上明里暗里的争斗随处可见,这便是“明党”与“索党”之间的党争。

而这种情况,康熙皇帝不是不知道,但在最初,他抱着的是一种”暂且姑息“的态度,毕竟当时三藩之乱尚未彻底平定,加上索额图与明珠二人确实在其中出力颇多,因此,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没有过多干涉。

但康熙的不干涉,让索额图有些得意忘形,他以为康熙的这种态度是支持自己与明珠争斗,因此,加大了对明珠的排挤力度。

并且,在打击明珠的同时,索额图还大肆贪污纳贿、培植私党、扰乱朝纲,总之就是要多跋扈就有多跋扈。

终于,康熙皇帝帝索额图的嚣张跋扈极为不满,决定出手教训他一番。

康熙十九年,三藩之乱接近尾声,腾出精力来的康熙皇帝决定整肃朝纲,而在他这种鲜明的态度之下,知趣的索额图不得不以病为由,申请退休。

对于索额图的主动申请,康熙十分痛快地进行了批示,不过,为了表彰索额图曾经的功劳,康熙还是给了即将离任的索额图极高的评价和赞许。

“勤敏练达,用兵以来,赞画机宜”---康熙皇帝

并且,康熙并未完全准许索额图彻底退休,而是命其在内大臣处上朝,不久之后,又任命他为以政大臣。

所以,虽说索额图的官位并没有以前高,但他在朝中的影响力依旧存在,因此,以前怎么样,如今一切照旧,也就是说,索额图以及其家族成员,依旧是跋扈无比。

但这种情况,并没有维持太久,三年之后,康熙忍无可忍,这一次,他决定对索额图以及其家族动真格的了。

康熙二十二年,康熙皇帝以索额图的五弟心裕“素行懒惰,屡次空班”为由,革去了其銮仪使、佐领职位,并降袭一等伯。

同时,索额图的六弟法保也被革去爵位。

最后,对于索额图,康熙斥责他“自恃巨富,日益骄纵”,因此,其议政大臣、内大臣、太子太傅等职位和头衔均被革除。

这样一来,索额图以及其家族几乎是被一撸到底,得亏康熙是考虑到索额图是皇太子叔外祖父的关系,勉强给索额图留了一个小小的佐领之职。

而这次打击,可以说是让索额图家族差一点灰飞烟灭,而在他倒霉的同时,他的对手明珠却是春风得意。

毕竟自己曾经的敌人如今的境遇如此之惨,而自己现在则是手握重权,尤其是在协助康熙平定了郑氏集团后,更是深得皇帝信任。

所以,明珠在索额图倒台的同时,也逐渐走上了贪鄙擅权之路。

但在明珠逐渐腐化的同时,康熙对他的不满也在与日俱增,当初提拔明珠是为了压制索额图,如今索额图一党已经做鸟兽散,而明珠却又走上了专权之路,这就让康熙不得不开始想办法压制明珠了。

而康熙压制明珠的办法很简单,那就是再次启用索额图。

康熙二十五年,康熙皇帝任索额图为领侍卫内大臣,而索额图也由此再次进入权力中枢,紧接着,索额图一党就展开了打击明珠的行动。

先是在康熙二十六年冬,索额图的学生高士奇上书,弹劾明珠擅权贪污,而康熙对此并未表态,而他的这种反应,让有心扳倒明珠的朝臣们得到了鼓励,纷纷上书对明珠开始揭发检举。

最终,明珠被免去一切职务,一路降至为普通侍卫,自此明珠一党彻底倒台。

明珠与索额图之间的党争,是康熙朝中前期的重大事件,同时也是索额图在官场上两度沉浮的原因,但这其中,所说索额图有过擅权专政,甚至是贪墨等行为存在,却不是康熙最终对其赶尽杀绝的根本原因。

索额图最终凄惨收场的核心因素,大部分原因,是出在了皇太子胤礽身上。

成也皇太子,败也皇太子

索额图与胤礽的亲戚关系,注定了他必须站在胤礽这一边,换句话说,他与胤礽属于是荣辱与共。

因此,胤礽境况的好坏,直接决定了索额图的处境。

在这种情况下,索额图必须把自己牢牢地绑在胤礽这条船上,也必须无条件支持胤礽,毕竟只要胤礽将来继位,那么索额图就有“从龙之功”,这样一来,索额图的家族将来的荣华富贵就有了保障。

所以,把全部的宝都押在胤礽身上的索额图,就不断地接近并教导胤礽,告诉他早做准备和打算,同时时刻警惕,避免有人趁虚而入。

坦白来说,索额图这样教导胤礽也是一片好心,而胤礽对于索额图的提点也是十分感激,但他们忘了的是,康熙是一个权力欲极强的人。

因此,当索额图对胤礽的诸多教导传到康熙耳朵里后,康熙是勃然大怒,在他看来,索额图这样做,不仅是在“教唆皇太子、离间父子之情”,同时,也在助长胤礽妄图与自己分庭抗礼的野心。

所以,为了遏制这一势头,加上胤礽在不少小事上惹得康熙不满,康熙决定给胤礽以及索额图一个警告。

康熙三十六年,胤礽的太子府上,他的数个亲随被康熙一一处死,紧接着在次年,康熙又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

他将几个已经成年的皇子进行册封,以此来牵制太子一党。

其中,受到册封的有皇长子胤禔和皇三子胤祉,两人均被封为郡王,另外,皇四子胤禛、皇五子胤祺、皇七子胤祐、皇八子胤禩则被封为了贝勒。

这是康熙朝第一次对成年皇子分封,而正是这次分封,导致了后来的“九子夺嫡”。

康熙的本意,是想借助分封其他皇子,来牵制和压缩皇太子的权力,但这些受到分封的皇子,在拥有了自己的实权之后,逐渐变得不安分起来,而他们也由此与皇太子之间的矛盾越发增多。

在这种情况下,胤礽成了诸位皇子的攻击目标,时不时地在康熙跟前打小报告,告发胤礽的一些不法之举,而胤礽这边自然不会坐以待毙,于是开始反击,于是,诸皇子与太子之间的斗争,充斥着朝堂内外。

混乱复杂的朝堂局面,让康熙极为愤怒,在他看来,这都是索额图的错,是他教唆皇太子,以至于“父子失和,兄弟反目”,与此同时,胤礽的种种失仪举动,不仅让康熙对他愈加寒心,同时也让康熙认为,都是索额图把胤礽给带坏了。

因此,康熙下定决心,要清除掉索额图这个祸害,以便把胤礽拉回到正路上。

不过,康熙为了避免自己留下“不容功臣”的恶名,因此就没有直接处置索额图,而是故意漏给了他一个破绽,好让索额图自己上套。

什么破绽呢?在康熙四十一年,康熙南巡至德州,恰逢胤礽生病,而此时的索额图已经致仕,但康熙却召他前来德州,照顾和侍奉皇太子胤礽。

康熙这么做,其实就是主动为索额图与胤礽创造了一个能多接触的机会,而借助这种机会,康熙才得以搜集索额图更多的罪证。

而索额图并不知道康熙的用意,因此在受到召唤后,兴冲冲地赶往德州,并且在抵达之后,不按照礼仪和规制下马步行,而是急不可耐的直奔胤礽居所,无意间就犯了数条大不敬之罪。

并且,康熙在胤礽居所安排了不少眼线,将索额图与胤礽的对话一五一十地记录下来,而在这其中,不乏有“行大事”、“先发之”等话。

对于索额图的一举一动,康熙自然是了如指掌,而就在他考虑着如何给索额图最后一击的时候,有个人主动站了出来,递给了康熙一把锋利的刀子。

这个人就是前文提到的高士奇,高士奇是索额图的学生,但在索额图掌权之后,对他态度极为恶劣,辱骂殴打是常有的事,因此高士奇对索额图可以说是恨之入骨。

所以,在探知到康熙有除掉索额图的意图后,高士奇一股脑的把自己知道的索额图的非法行为,全部告诉了康熙。

就这样,康熙掌握了索额图的所有罪证,最终,在康熙四十二年,也就是康熙南巡结束并返京之后,第一时间下旨缉拿索额图。

就这样,索额图被投入至宗人府的大牢之中,并被严加看管起来。

而康熙在将索额图投入大牢之后,一度想将他直接就地正法,毕竟在康熙眼里,是索额图毁了自己精心培养多年的太子,但考虑到索额图是太子的叔外祖父,同时早年间也功勋卓著,因此直接处死的话,说出去也不好看。

所以,康熙就采取了另一种办法,即让索额图无声无息的死去。

康熙四十二年七月,已经被关押在宗人府一个多月的索额图,赢来了两个访客,这两个访客分别是皇三子胤祉和皇四子胤禛,他们前来的表面目的,是看索额图有没有逃遁的可能。

但实际上,他们是来要索额图的命的。

二人抵达宗人府后,以加强监押力度为由,命令宗人府官员给索额图加了九条铁链,以防止索额图有逃跑的可能。

而根据史料记载,当时的一条铁链有五斤重,九条就是将近四十多斤,如此重负之下,已经年仅七旬的索额图自然动弹不得。

就这样,无法动弹,也没办法自行解决吃喝的索额图,不久后便活活饿死在了狱中。

而在索额图死后数年,康熙对太子胤礽终于忍耐到了极限,最终在康熙四十七年将其废黜,在废黜胤礽的同时,怒不可遏的康熙,又下令将索额图的两个儿子一一处死。

几年后,康熙当着朝臣的面,再次谈起了索额图,而他对于索额图的愤恨显然还未消除,他依旧固执的认为,太子最终被废,全部是索额图的责任,所以,康熙才会咬牙切齿的评价索额图为“本朝第一罪人”。

一个曾经为康熙立下大功,也为大清朝做出过突出贡献的大臣,就这样被盖棺论定,而他曾经的功绩,也由此被全部抹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