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泰尼里曾经对乔装打扮的牛虻说过,上帝的手是沉重的。那时候,一味被意大利独立革命占据心神的牛虻,哪里就懂得神父把手放在他头上赐福时,这句话不仅是对他虚构的忏悔说的,更是対自己说的,以便于得到虚假的宽慰。
而这句无头无尾的话,就这样陪我熬过了许多痛苦的岁月。人的一生逃不过生老病死,天灾与人祸,你永远不知道谁先来。每当这时,我都会在心里默念着,上帝的手是沉重的,不论是赐福而索取的代价,还是安排给你的命运,它都是沉重的。
既然已经注定了沉重,那便负重而行吧。
【书籍背景】
【牛虻】是爱尔兰女作家艾捷尔·丽莲·伏尼契的作品,当时作者见证了19世纪30年代意大利革命,并且接触了很多流亡伦敦的革命人士,继而受到身边革命者的献身精神所感染,最终完成了这部作品。作者汲取当时的革命背景,创造了牛氓这一个人物形象,其性格特征集聚了优秀革命者应有的一切品质,勇敢、智慧、博识、高尚、正直、坚韧、誓死不屈等所有完美的词汇都可以使用在他身上。从故事给予读者的感受来看,算是一个打怪升级的爽文,尤其是在后半部分,基本上是牛虻的个人g.c主场。
兼之作者是一位女性,其用词细腻敏感,非常对口女读者的阅读体验。另外还有两件趣事,一是【牛虻】在本国出版时平平无奇,而翻译之后传到当时的国内,立刻刮起一阵阅读的热潮,因为里面所描绘出来的主人公所背负的革命精神极大地鼓舞了当时国内革命青年困窘的心态。二是,在其后出版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主人公保尔·柯察金手里经常捧着的一本书就是【牛虻】,两本小说中主人公坚韧不拔的精神算得上是一脉相承了。
【书籍内容】
全书的内容就是,一名优秀的革命者是怎么成长起来的。作者很明显地玩了一手时间线的跨越,前一部分设定了一个天真烂漫,品德高尚的少年人,这个少年虽然双亲早亡,但实际上只在心灵上造成一些无伤大雅的悲伤,因为他的家庭十分优渥,经济上没有压力,而身边甚至有极好的长辈关照着长大,也有一位同样青春活力的青梅陪伴。看上去他本该是无忧无虑地过完自己的一生。
但是主人公这样的背景设定怎么能让一个天真无邪的少年走向艰苦磨难的革命生活呢?因此,作者便从少年人的身世出发,他是一个私生子,而他的亲生父亲便是自小维护他的那位德高望重的长辈。就这一个身份的转换,本书的第一个剧情的矛盾就被写出来了。
既然是跟革命有关,那第二个矛盾便是来源于意大利的独立革命了,与之相对的便是宗教信仰。简而言之就是,那位教育主人公亚瑟的长辈原本跟亚瑟本人同一个宗教阵营,但是因为长辈居然就是造成亚瑟是私生子的根本原因,于是两人的阵营对立了,亚瑟就被推到革命阵营中去,就这样信仰和革命就发生了矛盾和对立。
在其他读者的观点当中,作者这样的设计意图并不客观,因为革命不分身份贵贱,哪怕是教徒都应该有革命的权利,而这本书却莫名地把两者对立起来,这是非常荒缪的。而我的观点却是有所不同,绘画和音乐当然都可以归于艺术,但是有时候立场不同,那么它们之间就是不可相容的,一个以声音为美,一个以颜料为艳,怎么可能在这个方面站在同一个阵营。因此我想说,小说安排出这样顺理成章的矛盾点,也正是这部作品的魅力之处。
其后的革命剧情,我就不费口舌了。
【阅读感想】
这是一本我百读不厌的书,可能是源自于我儿时那段岁月中少有的一两道光芒这样的先入为主作祟,然而主人公在里面表现出来的革命精神确实可贵,在当下我国内没有战争没有革命的和平社会当中,仍然也能够从中学到牛虻那种面对所有的黑暗而表现出来的坚强不息。红衣主教蒙泰尼里说,上帝的手是沉重的。那如果让牛虻来正面回答一句,势必是――那又何妨负重而行。
另,作者明显地以十三年前后这样的时间线分成少年和男人两个部分,那么就有人好奇这十三年发生了什么?作者相当的从善如流,在后面续写了十三年里发生的故事。那是另外一本书了,【中断的友谊】,我当然也看过,不过这里就不多加介绍了。
最后转述一句话:
【不管是不是敌人,你都爱他,爱他甚于这个世界上任何一个人。看着我的脸,如果你敢的话,你就说这不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