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十首亲情古诗词是:
1、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
2、虽亲不亵狎,虽远不悖谬——唐·韩愈《南山诗》
1,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 孟郊:《游子吟》)
2,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唐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3,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唐 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
4,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 共谁争岁月,赢得鬓边丝?(唐 杜牧:《归家》)
5,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唐 贺知章:《回乡偶书》)
6,岭外音书断,经冬复立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初唐 宋之问:《渡汉江》)
7,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人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唐 王湾:《次北固山下》)
8,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9,为人父母天下至善;为人子女天下大孝。——(《格言联璧》)
10,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 王维《渭城曲》)
1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 李白《静夜思》)
12,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唐 贺知章《回乡偶书》)
13,老母一百岁,常念八十儿。——(《劝孝歌》)
14,父母德高;子女良教。——(《格言对联》)
15,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宋 李清照《菩萨蛮》)
16,母称儿干卧,儿屎母湿眠。——(《劝孝歌》)
17,母仪垂则辉彤管,婺宿沉芒寂夜台。——(《格言集锦》)
18,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唐 王建《十五日夜望月寄杜郎中》)
19,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汉乐府民歌《悲歌》)
您好,姐弟亲情是一种深厚的亲情关系,古人对此也有着深刻的理解和表达。以下是几首经典的古诗词,表达了姐弟之间的亲情之美。
1.《长干行》(李白)中有一句:“青枫江上秋帆远,我也曾孤客乘舟。”这句话中的“孤客”指的是李白自己,而“乘舟”则是指他和姐姐李夫人一起离开家乡,独自流浪的经历。这句话表达了兄妹之间的相互扶持和陪伴。
2.《浣溪沙》(晏殊)中有一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这句话描绘了姐姐和弟弟在田园中玩耍的场景,充满了童趣和亲情。
3.《小儿垂钓》(唐代)中有一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这句话描绘了一个姐姐带着弟弟去游玩的场景,他们在夜晚听到了远处的钟声,感受到了自然的美妙和亲情的温暖。
这些经典的古诗词,表达了姐弟之间深厚的亲情,让人感受到了家庭和睦、兄妹相亲的美好。
游子吟
作者: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诗中亲切真淳地吟颂了伟大的人性美——母爱。诗的开头两句,所写的人是母与子,所写的物是线与衣,然而却点出了母子相依 为命的骨肉之情。中间两句集中写慈母的动作和意态,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深笃之 情。虽无言语,也无泪水,却充溢着爱的纯情,扣人心弦,催人泪下。
1、《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代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译文:独自远离家乡难免总有一点凄凉,每到重阳佳节倍加思念远方的亲人。远远想到兄弟们身佩茱萸登上高处,也会因为少我一人而生遗憾之情。
2、《游子吟》——唐代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译文:慈母用手中的针线,为远行的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衫。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的是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
3、《别老母》——清代黄景仁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译文:把帷帐撩起,因为要去河梁谋生故依依不舍要向年迈的母亲辞别,看到白发苍苍的老母不由泪下不仃,眼泪也流干了。在这风雪之夜不能孝敬与母亲团聚,从而开了这凄惨的分离的柴门远去,养子又有何用呢?倒不如没有啊。
治家严,家乃和;居乡恕,乡乃睦。—— 王豫《蕉窗日记》
关于亲情的古诗句
1、无父何帖,无母何恃?--《诗经》2、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3、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
4、父母德高;子女良教。--《格言对联》
5、老母一百岁,常念八十儿。--《劝孝歌》
6、父之美德,儿之遗产。-﹣字严
7、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8、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
1.《鹦鹉曲 庞隐图》元 冯子振
团栾话里禅龛住。灵昭女对老庞父。
利名心不挂丝毫,更肯沾风粘雨。
叹黄金散尽还家,逝水看流年去。
只寻常卖簟篱休,这眷属今无讨处。
2.《金溪孝女歌》 元 杨维桢
金溪石,石生银。
凿石石有尽,银令无时磷。
昨夜银官下,山头点银户。
葛家户,无丁惟二女,葛家父苦楚,苦楚与死邻。
二女痛父关一身,骈首跳冶裂焰闇。
裂焰焚身不焚二女心。
天惨惨,神森森,化作双白金。
双白金,盛龙锦,愿作万寿卮,以奉天子饮。
一饮银鬼泣,再饮银令寝。
3.《哀夏孝女》 宋 郑大惠
射生户,北山有虎何不射。
岂不闻夏家有女年十五,随父樵薪入山坞,
父行在前忽遭虎。女见父伤奋不惧,
号泣逐之为虎语。逐之不已虎反顾,
弃其父□衔女去。人言其父死亦苦,
我言最苦是其女。想女失父逐虎时,
眼不见惟见父。射生户,
我今衙告汝。汝这生,
岂无父与母。勿谓官差尚犹豫,
被尔甲兮张尔弩,况虎杀害人多天已怒。
呜呼,虎害人多一若怒,
天又何必使渠生下土。
4.《题田家娶妇图》 明 程敏政
径草如烟柳如幕,日上茅檐鼓声作。
田翁遣女不出村,东舍西邻隔墟落。
新妇驾牛儿跨驴,家人后拥翁前驱。
儿家举酒拦道劝,舅甥几世同桑榆。
耳边阿{弥女}私属父,肩上娇婴肯离祖。
欢声一路到柴关,野伶山歌《柘枝》舞。
两门仿佛朱与陈,乡仪简古民风淳。
华筵肆设竞珠翠,想见纷纷京洛尘。
妇馌男耕罢征戍,安得移家个中住。
长因击节颂年丰,不作催租打门句。
5.《断弦曲》明 李东阳
晨听焦桐声,夜闻断弦音。
阿女有父资,家学在一琴。
生书五经石,死给十吏札。
阿女有父能,八分乃遗法。
司徒坐上叹,胡雏别时哭。
阿女有父情,情钟为谁笃。
有书何必教,有女翻为辱。
君看笋爽女,一死万事足。
别董大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熏,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诗人在即将分手之际,全然不写千丝万缕的离愁别绪,而是满怀激情地鼓励友人踏上征途,迎接未来。诗之所以卓绝,是因为高适"多胸臆语,兼有气骨”(殷一《河岳英灵集》)、“"以气质自高”(《唐诗纪事》),因而能为志士增色,为游子拭泪。如果不是诗人内心的郁积喷薄而出,则不能把临别赠语说得如此体贴入微,如此坚定不移,也就不能使此朴素无华之语言,铸造出这等冰清玉洁、醇厚动人的诗情。
1.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2.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植《七步诗》)
3.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 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木兰辞》)
4.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杜甫《春望》)
5.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杜甫《月夜忆舍弟》)
6.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张籍《秋思》)
7.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8.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自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
9.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 共谁争岁月;赢得鬓边丝?(杜牧《归冢》) 有的可能偏了点楼主不要太介意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