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关于春秋五霸之一齐桓公小白的故事。
春秋时期,霸主政权代替了周朝的正统政治。正是一个群雄并起的时代。
齐襄公荒淫无道,不久被杀。齐襄公死后齐国有两位有力的继承者。一位是公子纠,一位是公子小白。但这二位都因为齐襄公的无道在国外避难。局势是谁率先赶回齐国谁就可以继承王位。
于是这二位公子展开了王位争夺战。从地理位置上讲公子小白是有优势的。支持公子纠的鲁国国君授意公子纠的师傅管仲阻止公子小白。于是管仲带领一队人马进行劫杀小白活动。看到公子小白出现后,管仲张弓搭箭对着小白就是一箭。小白中箭后大喊一声,倒在车中。管仲以为小白已死,就派人回鲁国传捷报。但他没有想到自己射的那一箭射中的是小白衣服上的带钩,公子小白大难不死。
躲过一劫的公子小白继续赶路,终于先一步赶回齐国,成为齐国的国君。有了主动权和话语权的小白对鲁国施压。他表示公子纠是自己的兄弟,不忍杀之,交给鲁国国君处理,而管仲是自己的仇人,一定要亲自把他剁成肉酱。最终鲁国迫于压力,杀了公子纠并将管仲押回齐国由小白处置。
所有人都认为管仲死定了。谁知迫切想要改变齐国现状的齐桓公小白,放下“一箭之仇”的恩怨,拜管仲为相,共谋大业。成语一箭之仇由此而来。后来管仲辅佐国君制定争霸计划,让士、民、商各司其职。齐国国力日渐强盛。
这就是关于一箭之仇的故事。齐桓公小白为了自己心中的大计放下了私人恩怨,成就了这样一段千古美谈。
其实这故事中倒也有经不住推敲的地方,比如管仲箭都射出去了怎么不去看看人死没死。怀着这样的疑问又去查了一下关于这段历史的记载。这段历史的出处是来自司马迁的《史记》。《史记》当中记载了很多历史典故、文化传说。后来的研究者们对这段历史也有疑问,像在管仲是否有箭射小白的问题上,以及是不是在小白归国途中射箭的问题上展开了讨论。研究者们可以参考的史书当然也不止《史记》一本。在研究者的众多观点之中,我认为比较想得通的观点是:管仲的确是有箭射小白,但不是在他回国的路上,而是在王位争夺战引发的一场战斗之中。这样既保证了故事的存在性又保证了它的合理性。
不管这个故事是否真的发生过,真正能放下“一箭之仇”的人,都是值得敬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