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头记原著? 豫剧墙头记词?

2024/9/23 15:43:18 作者:佚名 来源:伊秀娱乐网
墙头记原著? 豫剧墙头记词?

一、墙头记原著?

墙头记是根据蒲松龄同名俚曲与淄博市五音剧团《二子争父》改编。1960年山东省鲁剧研究院艺术室集体讨论改编,孙秋潮执笔。1982年由中央新闻记录电影制片厂拍摄成彩色戏曲艺术片。

1958年秋,淄博市五音剧团赵云生等人在淄川农村采风,发现俚曲脚本《墙头记》。后在在邓洪山(鲜樱桃)、张举珍的协助下将俚曲《墙头记》改编成五音戏,更名为《二子争父》。于年底在淄博公演,引起强烈反响。

1960年春,经山东省鲁剧研究院集体讨论,由孙秋潮执笔改编,赵剑秋、尚之四导演,山东省梆子剧团排演此剧,恢复原名《墙头记》。刘玉朋饰大乖,刘桂荣饰李氏,刘玉珍饰二乖,杨梅兰饰赵氏,刘翠仲饰张木匠,卢胜奎饰王银匠。

二、豫剧墙头记词?

唱词:

张木匠:

老来难,老来难,老来无能讨人嫌。

张木匠一辈子流尽血汗,为拉巴儿子我受尽艰难。

长子送去学生意,二子南学读书篇。

有谁知大怪发财不认父,那二怪娶了个财主媳妇就变了心田。

在当初我待儿子如珍宝,至如今儿子待我如猪犬。

两个儿子不行孝,一对媳妇更不贤。

吃不饱来穿不暖,饿的我呀,饿的我头晕眼花我的心似油煎。

从早晨等到日晌午,还不见有人把饭端。

挪挪蹭蹭门外站——

二怪妻:端一碗糊涂给他灌上。(白略)

张木匠:

冷言冷语冷冷的天,这样的日子何时完。

这家好比阎王殿,那家好比鬼门关。

平生来我未做过缺德的事,却为何养下了这不孝的儿男。

三、墙头记的含义?

墙头记该戏娓娓道来一出孝老爱亲的故事,凭借动情动听的老生唱腔,入木三分的讽刺表演,给观众带来寓教于乐的艺术享受。

《墙头记》是山东梆子最具代表性的传统剧目之一,以讽刺的演出形式,形象描绘了不孝子媳的丑恶嘴脸,无情鞭笞着不孝儿女的肮脏灵魂。

四、墙头记兄弟几人

兄弟两人

《墙头记》故事简介张木匠妻子早亡,通过辛勤劳动独自将两个儿子拉扯成人。长子大乖从小学做生意发了财,娶妻李氏;次子二乖粗通文墨,娶妻赵氏,并

五、墙头记全场唱词?

老来难,老来难,老来无能讨人嫌。

张木匠一辈子流尽血汗,为拉巴儿子我受尽艰难。

长子送去学生意,二子南学读书篇。

有谁知大怪发财不认父,那二怪娶了个财主媳妇就变了心田。

在当初我待儿子如珍宝,至如今儿子待我如猪犬。

两个儿子不行孝,一对媳妇更不贤。

吃不饱来穿不暖,饿的我呀,饿的我头晕眼花我的心似油煎。

六、什么是墙头记?

墙头记(山东梆子戏曲艺术片)

《墙头记》根据蒲松龄的俚曲改编,叙述的是一个令人心酸的故事,演绎的是子女不孝,老来难,演员表演非常生活化,尤其是两对不孝的儿子媳妇,各有各的嘴脸,大的从商,二的读书,倒是一样的势利贪财。

七、吕剧墙头记结局?

吕剧《墙头记》讲述的是张木匠含辛茹苦养大俩儿子大乖二乖,让大乖学生意曾把衣当,让二乖读诗书高利借钱

有谁知大乖他发财不认父,那二乖也娶了一个财主的闺女就变了心田

面对80多岁的老父亲,俩儿子都不愿赡养,为了占小尽一天的便宜,大乖在冰天雪地里把老父亲撮上墙头

幸好遇到老友王银匠出主意让俩儿子争先照料,过了两年好日子,老父亲寿终正寝,留下一句话“看见那堵墙,想起王银匠”,发付完老父亲,俩儿子以为老父亲的私房银子在墙底藏着,开始砸墙

最后墙倒了,把两家四口都压在墙底,王银匠对的起张木匠,却对不起他俩儿子,没有救他们,故事结束

八、婆婆和媳妇吵架,婆婆的不对,媳妇受委屈,媳妇让婆婆亲自道歉,这样的媳妇行吗?

夫妻搬出去住。婆婆即便道歉了,后面还是会吵。除非丈夫两边谁都不帮,让她们吵,看她们能吵到什么时候,要么丈夫突然一天大发雷霆,把她们两个都镇住,吵吵吵,吵得没完没了,你们继续,我出去喝一杯,你就这么说。

九、蒲松龄写过墙头记吗?

蒲松龄写过俚曲《墙头记》。

蒲松龄(1640年6月5日-1715年2月25日),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济南府淄川(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清代杰出文学家,优秀短篇小说家。

中国清初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的作者。除《聊斋志异》外,蒲松龄还有大量诗文、戏剧、俚曲以及有关农业、医药方面的著述存世,总近200万言。蒲松龄生前,《聊斋志异》已引起周边人们的兴趣。《聊斋志异》刊行后,遂风行天下。在其后一个时期里,仿效之作丛出,造成了志怪传奇类小说的再度繁荣。许多篇章不断被改编为戏曲、电影、电视剧,影响是深远的。《聊斋志异》还很早便走向了世界,蒲松龄为中国、为世界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十、墙头记什么意思?

墙头记(山东梆子戏曲艺术片)

《墙头记》根据蒲松龄的俚曲改编,叙述的是一个令人心酸的故事,演绎的是子女不孝,老来难,演员表演非常生活化,尤其是两对不孝的儿子媳妇,各有各的嘴脸,大的从商,二的读书,倒是一样的势利贪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