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骤 1
提前一夜将粘米粉加水和成面团,放冰箱冷藏过夜,这点很重要,能让米皮更有韧性不易破。
步骤 2
把生抽、蚝油、糖以及水调成汁备用。锅中下油放入红葱头,小火慢熬,熬至葱头金黄,倒入调好的酱汁烧开。灵魂酱汁就做好了。
步骤 3
豇豆切粒放水里煮熟。放什么蔬菜,根据自己的喜好,可以是胡萝卜,豆芽,茄子,怎么喜欢怎么来,就像饺子馅一样,都是切粒水煮熟。 炒馅:热锅冷油,放入洋葱粒爆香,倒入虾仁香菇炒出味道释出,再下五花肉炒,炒至肉变色倒入豇豆继续炒,调味:加盐、生抽、老抽、蚝油、胡椒粉、辣椒粉、十三香,根据自己平时炒菜的喜好进行调味。炒到所有食材都熟了就可以盛起来。
步骤 4
拿出昨晚和好的米面团,加入清水,慢慢调匀成米浆。清水慢慢加,加一点,调匀,观察一下浓稠度,不够,再加一点,拌匀,再看看浓稠度。
步骤 5
不太会掌握浓稠度可以先留一点点米面团作为调节。
步骤 6
准备好工具
步骤 7
舀米浆入盘,薄薄一层就好,越薄做出来的簸箕粄越好吃。这也是可以测试米浆浓稠度的办法,稠了米皮太厚稀了米皮不成型包不起来。
步骤 8
放入锅中蒸至有些透明即熟了,取出,用筷子沿着盘的四周刮一圈,再把馅料铺上。
步骤 9
借助工具,就这样一卷完成了。如果米浆太稀,刚才留的米面团就有用了,加一点进去调,如果太稠了,再加点水。
步骤 10
如此反复,一卷一卷……
步骤 11
吃前浇上灵魂酱汁完美。
簸箕板是著名的汉族小吃,属于客家菜。相传发源于武平一带簸箕板——客家人的一种极具代表性的美食,因用米浆均匀摊在簸箕中蒸熟包肉(菜)馅而得名。
以前,有一位中年汉子离别家人外出学艺,三年多来杳无音信。中秋节的前一天,汉子突然回到家来,一家人欣喜若狂,邻里乡亲闻讯纷纷前来祝贺。晚上,妻子向丈夫叙说了三年多来多亏从乡亲的帮助,才得以维持生活的情形。汉子听了感动不已。为酬谢乡亲们,他和妻子商量,决定第二天中秋节两人同心合力制作一种食品报答大家。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汉子就起床,操起柴刀径直向屋后的山上走去,不一会儿找回一根碗口粗的毛竹,劈开后剖成一片片的竹篾,用竹篾编织了一个圆圆的竹匾――簸箕。
妻子坐在旁边一边看一边琢磨:怎样用丈夫制作的工具制作食品呢?
看到丈夫做成的这个形如满月的东西,她想出了好办法。于是,赶紧将自己亲手种出的白花花的大米放进石砵捣碎,然后将碎米粉稀释成米浆,接着用小勺把米浆均匀地舀到簸箕里,再放入锅中,蒸至锅中的水开后,揭盖取出簸箕,趁热将簸箕上的“米浆”剥下。
已熟的米浆又白又薄又柔软,像一轮圆月,再包上煮熟的配料,卷起来如玉带一般,她就随口取名为“带子粄”。
众乡亲吃着夫妻俩一起制作的新奇食品,个个喜笑颜开,赞不绝口,并请他们介绍这种食品的制作方法。
夫妻俩毫无保留地告诉了大家,全村的妇女很快学会了制作。
后来人们觉得“带子粄”不够妥帖,经过商定就改为“簸箕粄”。从此以后,每年的中秋节,不论粮多粮少,村里人总要蒸制簸箕粄来尝尝。
这一习俗一直沿袭至今,吃这种簸箕粄的人越来越多,称赞簸箕粄声音也越传越广,从此成了客家有名的风味小吃。
食材:米浆 50g,长豆角 30g,食用油 适量,食用盐 适量,味精 适量,葱花 适量,芝麻 适量
方法/步骤
1.首先把米磨成浆,可以用石磨也可以用豆浆机,磨好之后装到一个铝制的盘子里,也有那种专门的器皿,更好用,家常做饭用铝制盘子就好了。
2.长豆角掐头去尾把豆角筋弄掉,洗干净切成小块备用。锅里烧热放油,把豆角放进去炒,加入适量的盐、味精等调味料,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放点肉或者其他馅料。
3.盘子里的米浆搅拌让它均匀分布,喜欢吃薄皮的可以少放点米浆,喜欢吃厚皮的就多放一点。锅里放入少量水,把米浆放进去蒸。
4.蒸熟之后,簸箕板的皮就做好了,因为皮比较薄,所以很容易熟,蒸一会就可以了
5.要勺子把长豆角馅料放到簸箕板的皮上面,放到中间铺成一条线,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添加适量的馅料。
6.把簸箕板包起来,可以从左向右滚动,注意馅料不要滑落,所以最好不好放太多的馅。
7.所有簸箕板包完之后放到一个盘子上,放些香葱和芝麻在上面,用热油浇一下,看起来就会更有胃口了,如果可以的话再做一碗汤,就是很好吃的早餐了。
材料准备:
粘米粉 120g
小麦淀粉 40g
冷水 400g
盐 1g
工具准备:
没有什么特别的工具,准备一个合适的蒸盘跟一个蒸锅(没有的话用炒锅+盖子就行)
步骤1
称好粘米粉、小麦淀粉、盐、水,混一起搅拌均匀。
搅拌均匀后放20-30分钟,待材料跟水充分融合吸收。
步骤2
开中大火烧水(整个过程都不用调小),在蒸盘上刷一层薄油防粘,水烧热之后倒入第一勺调好的米浆,倒入米浆之前记得先搅拌均匀,以免粘米粉沉底。盖上盖子,每一层蒸3分钟左右,待最后一层倒入后再蒸15分钟左右即可出锅!
步骤3
出锅,放凉,等待切块,切记放凉了以后才能脱盘切块,否则粘手,热的时候吃也会粘牙,所以等冷却再动手哈!
步骤4
切块装碗,淋上很有特色的甜酱油,
把第一部分全部放到一个大碗搅拌均匀至无颗粒!
锅里放适量水,蒸的盘子一起放进去开中大火蒸,水开之后在盘子涂点油防沾,然后放入第一层米浆,每一层熟了之后再接着放,分5层放完!直至全部蒸熟,然后放冷却在切!
蒜米切碎,葱切碎,指天椒切段,放小碗内加入生抽花生油拌匀!
锅里放入适量花生油把碎肉炒熟后放入1小勺生抽炒香,然后淋入已经放凉的切好簸箕炊上!
可以品尝了!
1. 是比较简单的。2. 客家簸箕的制作原料主要是竹子,需要将竹子切割成合适的长度,然后用细铁丝将竹子绑在一起,形成簸箕的形状。最后,将簸箕的底部用竹片编织成网状,就可以使用了。3. 客家簸箕是一种传统的农具,用于清理谷物和杂草等农作物。现在,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客家簸箕的使用已经逐渐减少,但是它仍然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客家人民智慧的结晶。
具体做法步骤如下:
1.先收拾两条秋裤。把一个放在另一个上面。把裤子缝在一起。
2.再拉两条秋裤,裤子腿与裤子腿相连。
3.再将现成的棉布包在落裤上,厚度相同,如下图所示。
4.然后把红色的秋裤慢慢拉起来,用棉花包着。
5.最后整理一下,缝制裤裆,即可完成制作。
簸箕粄的做法
01准备馅料:肥瘦肉剁成肉末,豆芽焯水掐水切成细末,包菜豆角香菇木耳胡萝卜分别切成细末。
02加一小把虾米更鲜,菜料可根据情况简单化,准备豆角肉或爱吃的蔬菜亦可。
03肥瘦肉炒出油,依次加入以上材料炒熟调味备用。如果是大分量的菜可分开炒熟再混合均匀调味更便捷!
04菜料炒熟备用!
05在城市没办法现磨米浆,用的是客家牌的粘米粉,头晚睡前用冷水浸泡至第二天。这次做的量是2碗(正常碗)粘米粉,加入三碗清水搅拌均匀融化,大概是2-3人食用量。
06菜料米浆准备完毕,矩形铝盘用开水焯过,用刷子在矩形铝盘内涂一层油,这样防止初盘粄皮粘在盘内不好撕起。老家爷爷奶奶用的都是超大的矩形铝盘,一次可以做9卷簸箕粄,速度那是相当快,这里没办法锅小!
07蒸的时间要根据火量及水沸腾程度,注意观察火候水量把控时间,蒸太久会导致皮粘易烂不好撕。蒸好以后的粄皮在矩形边划一圈,中间对半划,将菜料摊至两边粄皮内,分别卷成长筒状即可食用。菜料摊多少根据你准备的菜量,如果准备的多就多摊点菜,菜量少就少摊。
08食用前抹上葱油味道更香,爱吃辣的朋友亦可抹上辣椒酱。
建筑雨水水簸箕工序和主要材料:材料使用有,石材、云石胶、耐候密封胶。使用工具有,切割机、磨光机、胶枪。施工工序有,造型确定→石材加工→拼一打胶。施工工艺方法,水簸箕选用石材或饰面砖制作。石材或饰面砖加工时,棱角应倒角,云石胶或粘结剂拼装,应与墙面结合严密,并与水落口中心对应,底部石材宜内高外底,与墙面及屋面交接处应打胶封闭。控制要点:形状、尺寸、安装。质量要求:水鞭其造型应美观、协调,粘结牢固,胶缝均匀顺直。
1)先将米泡一个晚上,一个簸箕炊要3.8两米。
2)把泡好的米磨成浆(米浆不可太浓),然后把最上面的一层倒出小量来做簸箕炊最上面皱纹。
3)待蒸锅水开上气后,将米粉浆一般将分3次灌入托盘或小簸箕蒸熟即成,需要每层熟透后才能灌。否侧会是爆破面。
4)最后是做皱纹面,这是最难,最辛苦的一道工。首先要在温度最高的时候取出簸箕炊,倒进一层薄薄的米浆,双手左右来回摇,令其成皱纹。
5)大火蒸5到7分种后,开一开,让蒸笼最上面的蒸汽跑出来。再关好,停火。否侧皱纹面反了。
6)5到10分钟后。把簸箕炊拿出来放凉,一定要放凉才能算完成簸箕炊。
7)香油的做法:每家煮香油的方法都是不同的,也是簸箕炊好不好吃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