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生活自古至今都缺不了音乐,而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流行金曲。古代也不例外,唐宋两朝,堪称中国的文化鼎盛的时代,而文学与音乐几乎达到了巅峰的水平。
那么,唐宋时代的当年的大街小巷,流行的哪些脍炙人口的歌曲呢?
一、盛唐时期那些流行歌
先说唐朝。唐朝立国二百多年,每个阶段的流行歌,具体很难清楚,不过倒有个小典故,可以让我们一窥盛唐时期(唐玄宗前期)的那些部分流行金曲。据唐代作家薛用弱在他的笔记小说 《集异记》中记载:
开元年间, 当时诗坛有“四大才子”王昌龄、高适、岑参、王之涣(当然,同时的李白、王维等更是超级明星,流浪江湖的杜甫那时寂寂无名),他们也是好友,当时没有当官,经常串门喝酒,周末相约浪终南山什么的。
一个冬天,天降小雪,王昌龄、高适、王之涣三人兴奋地相约去酒楼喝个烧酒,他们选了一个安静的最高层——旗亭下,准备赏雪聊天,纵酒赋诗。
不料,突然来了一群来自皇家梨园机构的伶官十几人,一拥而上来到了旗亭上,登楼会宴。遇到这种场面,三位诗人赶紧离席,躲避在角落的火炉旁边。很快,又来了四位有名的女歌手,打扮得妖媚动人,款款登楼。宴会上,她们在场,肯定是要唱的。
这里简单说下,古典诗与歌不分家,在唐宋以前,那些律诗、绝句往往作为歌词被谱曲传唱的。被传唱诗作越多的诗人往往也成了歌坛的明星,而唱歌的歌手(大多为歌姬),地位较低,基本不被关注,也没有名气的。
所以,缩在角落里三位诗人开始小声打起赌来。王昌龄先发话: “你我几人在诗坛还算有些名气,朝野上下诗作也颇为传唱,今天打个赌比赛,看谁的诗被唱的多,谁就是第一。”
一会儿,就听到一位歌姬唱道:“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这是 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老王自傲地说:“这是我的,一首了啊。”接着另一个歌姬唱的是“开箧泪沾臆,见君前日书。夜台何寂寞,犹是子云居。”高适激动地说“这是我的一首”。
既而又听唱到: “奉帚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共徘徊。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王昌龄得意洋洋地开始飘了:“我的,两首了!”
王之涣在诗坛成名已久,没人唱他的诗,这会有些面子过不去了,便开口说:“你们没看见么,刚才唱歌那几个都是庸脂俗粉,你们瞧着吧,轮到那个最有气质的歌姬,如果唱的不是我的诗,我这辈子不写诗了。如果唱的是我的诗,你们可要拜倒在我面前,尊我为师啊。”其他两位不相信,笑着表示没问题。
然后都翘首等着这一幕:那位气质绝佳的歌姬,舒展莺喉唱道: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果不其然,这是 王之涣最有名的《凉州词》之一。这下,王之涣嘲笑起来高王:“二位村夫,我说的没错吧!”
三人互相大笑。对面的伶官们大吃了一惊,莫名其妙,然后过来,问他哥仨在笑什么。王昌龄把打赌的事说了一遍,这些伶官赶紧表示膜拜:“原来如此,我们俗眼不识神仙啊,敬请入席,让我们敬几杯,聊表心中仰望之情!”哥仨也不推辞,上席放开心怀,兴奋地喝了一整天,东倒西歪地才叫车回去了。
由此可知,唐玄宗时期的流行歌大多都是诗坛的名作,那些被文人墨客人推崇的名诗,往往都会被谱成曲子,然后传唱于宫廷之内,市井之中,或歌楼之上。
除了上面几位的名作,李白,王维、白居易、元稹等人曾做过翰林学士,甚至在皇宫受过皇帝的赐赏,他们的作品如《清平乐》《长恨歌》《渭城曲》(即《阳关三叠》)等,更是成为宫廷乐队的香饽饽。
二、宋金时期的流行金曲
两宋时代,除了传统的诗,还兴起了另一种体裁——词(俗称长短句,区别于整饬的律绝形式)。所以,到了宋代,词便成了那些流行歌坛的歌唱内容了。
宋朝最流行的歌,当属柳永了,青楼柳巷不用说了,相传有水井处,都有人传唱他的词,可见其流行度,火的不行不行的。柳永最流行的是两首歌,一首是著名的感伤送别歌的《雨霖铃》,另一首就是写景的《望海潮》。
第一首课本中都学过,不说了。说下 《望海潮》: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这词写得美妙至极, 将杭州描写成“人间天堂”,写杭州景致的,估计没有超过这首了。这首词写出来后,很快就被传唱大江南北,甚至都传到了国外去了。
当时北方的金国国主完颜亮在他的大帐篷里听到柳永这首歌,尤其被“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这样的景致深深打动,羡慕嫉妒恨之余,立马发誓,要南下灭了宋朝,霸占这中原大好河山和享受天堂般的生活。于是几年后就有了一场宋金之间的国际战争……
除了柳永,宋代的流行歌,应该是苏东坡的了,如他的《念奴娇》等,也是传唱天下。当时宋代一作家俞文豹在《吹剑续录》记载:苏轼问一个善于唱歌的幕僚:“我的词比柳(柳永)词,怎么样?”那人答:“柳郎的词,最好是十七八岁的女孩儿,拿着红牙拍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你的词,需要关西大汉,抱着铁板,唱‘大江东去’了。”苏东坡听了,哈哈大笑。
北宋时期的流行歌尚有宰相之子晏几道的《鹧鸪天》:
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拚却醉颜红。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这首词入选《宋词三百首》,其中“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一联,备受历代评论家称颂。
此外,还有人称外号“张三影”的大才子张先的《天仙子》的这首: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境,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沙上并禽池上瞑,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据说,这首词让张先一举成名。尤其词中“云破月来花弄影”被认为神来之笔。此句与“隔墙送过秋千影”“柳径无人,堕飞絮无影”合称“三影”,张先由此得此雅号“张三影”,而张先本人对此一生也颇为自得。
还有一首大家耳熟能详的宋代流行歌——《生查子》,为一代才女朱淑真所作: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朱淑真是南宋极富盛名的女诗人、词人,一生命运悲惨凄凉,著有《断肠集》(诗词集),尤以长短句成就备受称赞,由此,她与李清照、魏夫人,并列为宋代三大女词人。“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更是被誉为千古佳句,家喻户晓。
与宋朝对峙的,尚有北方的金国,金国虽然不大,但统治燕赵之地,却也人才辈出,当时出了不少词人,其中北方当时最流行的歌曲,相传是这首《春草碧》:
几番风雨西城陌,不见海棠红、梨花白。底事胜赏匆匆,正自天付酒肠窄。更笑老东君、人间客。赖有玉管新翻,罗襟醉墨。望中倚阑人,如曾识。旧梦回首何堪,故苑春光又陈迹。落尽后庭花,春草碧。
词人名叫吴激,作为金人,他被著名诗人元好问推为国朝第一作手,被后世的陈廷焯称为“金初词坛盟主”,从这些史料记载来看,吴激堪称是金国的北方歌坛霸主,他写的词,脍炙人口。词中不仅仅抒发的是伤春感怀,更含蓄地表现了世事沧桑的历史感慨。
三、两位宋代职业音乐家的pk
两宋时期,还有两位大名鼎鼎的职业音乐家词人,一个是北宋的周邦彦,一个是南宋的姜夔。
周邦彦受爱好文艺的皇帝宋徽宗的器重,曾担任大晟府(最高音乐机关)一把手,专门负责谱制词曲,供奉皇帝及朝廷典礼。周邦彦最流行的一首歌,就是被一代名妓李师师歌唱的《兰陵王》:
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闲寻旧踪迹,又酒趁哀弦,灯照离席。梨花榆火催寒食。愁一箭风快,半篙波暖,回头迢递便数驿,望人在天北。凄恻,恨堆积!渐别浦萦回,津堠岑寂,斜阳冉冉春无极。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沉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
这是一首送别词。相传是因为与宋徽宗和名妓李师师的“三角恋”感情事故,被皇帝察觉,贬出京城当地方官。周邦彦离京时,李师师亲自相送,这位词人音乐家就写了这首伤怀离绪的词。
李师师回去后,思念之际,就将这首词谱曲歌唱,被惜才宋徽宗听到,觉得词意高妙,不禁有些惋惜,便下令将周邦彦召回了京城,继续让他做宫乐总监了。
再说,南宋的姜夔跟周邦彦命运不同,姜夔一生布衣清苦,未曾当官,大半生泛舟江湖,游山访友,作词谱曲,弹琴吹箫,好不自在。他在浪迹江湖时曾写过这首《过垂虹》:
自作新词韵最娇,小红低唱我吹箫。
曲终过尽松陵路,回首烟波十四桥。
可谓是对词人自己日常清雅生活的自况,也透露他远离官场、只求清闲的自在与得意的布衣生涯。
他平生以作曲填词为乐,为后世留下了一部《白石道人歌曲集》(六卷),几乎首首精妙,幽韵冷香,尤以自创的《暗香》《疏影》两首歌最为有名,流传广远:
【暗香】
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江国,正寂寂。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
【疏影】
苔枝缀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客里相逢,篱角黄昏,无言自倚修竹。昭君不惯胡沙远,但暗忆江南江北。想佩环月夜归来,化作此花幽独。犹记深宫旧事,那人正睡里,飞近蛾绿。莫似春风,不管盈盈,早与安排金屋。还教一片随波去,又却怨玉龙哀曲。等恁时重觅幽香,已入小窗横幅。
姜夔虽身在乡野,却被认为超过周邦彦,甚至被公认为是与辛弃疾并峙的南宋词坛领袖,到了清代,浙西派词人把他奉为宋词第一家,视其为“词中老杜”。
唐宋时代还有其他一些流行歌,这里不一一列举了。
总之,从大唐王朝到两宋,当时歌坛的流行歌基本都已诗人或词人的作品而闻名,也就是说,一首歌的流行程度,取决于歌词内容的好坏,以及人们对歌词的喜爱程度,音乐性似乎在其次。
相比如今的现代歌坛,每首歌往往以优美的旋律打动人,才能红起来,歌词则在于其次,甚至有些现代歌词俗不可耐,竟没有阻止人家进入流行榜。可以说,现代歌坛是旋律大于歌词,而古代则是歌词大于旋律。可见,不同时代,人们对歌曲的关注度是有偏差的。
当然,现代有不少作曲家,为一些经典的唐诗、宋词谱曲,比如李煜《虞美人·一江春水向东流》、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岳飞的《满江红》等,是当代比较流行的古词新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