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娱乐方式?

2024/9/13 9:46:24 作者:佚名 来源:伊秀娱乐网
中国传统娱乐方式?

一、曲水流觞

临水宴饮中,为增加乐趣,就让酒杯盛酒顺着曲折的溪流漂浮,漂到谁的面前,谁就拿起酒杯一饮而尽,故名曲水流觞。三月人们举行祓禊仪式之后,大家坐在溪渠两旁,在上游放置酒杯,酒杯顺流而下,停在谁的面前,谁就取杯饮酒。

觞为古代盛酒器具,即酒杯。通常为木制,小而体轻,底部有托,可浮于水中。也有陶制的,两边有耳,又称羽觞,因其比木杯重,玩时则放在荷叶上,使其浮水而行。

兰亭的“曲水流觞”,也是最著名的一次。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的兰亭修禊大会上,大书法家王羲之和当时的名士谢安、孙绰等四十二人于会稽山阴兰亭一边饮酒,一边吟诗,排遣感伤,抒展襟抱,共得三十七首。诗篇荟萃成集,由王羲之醉笔走龙蛇,写下了名传千古的《兰亭集序》。

《兰亭集序》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二、蹴鞠

蹴鞠始于黄帝,最开始用于军事训练。鞠是用皮子做成圆形,里面装满毛发。战国帛书有黄帝杀死蚩尤以后,“充其胃以鞠,使人执之,多中者赏”的记载。

蹴鞠一词最早见于《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书中记载:西汉时身为“安陵阪里公乘”的项处,因迷恋“蹴鞠”,虽患重病仍不遵医嘱继续外出蹴鞠,结果不治身亡。其后蹴鞠一词在《汉书》中多次出现。到战国时期的齐国都城临淄,蹴鞠已发展成一种在民间广为盛行的娱乐方式。

后来出现了竞赛性蹴鞠。这种蹴鞠一般设有鞠场,鞠场呈长方形,一般为东西向,设有坐南面北供观赏的大殿,四周有围墙,称为“鞠城”。

另外,蹴鞠用于军中练兵。刘向《别录》中说:“蹋鞠,兵势也。所以练武士,知有才也,皆因嬉戏而讲练之”。蹴鞠除象征“兵势”、有训练武士的作用外,也用于丰富军中生活,使战士保持良好的体力和情绪。汉代班固把古代足球列入兵家技巧类,并称:“以立攻守之胜者也。”唐朝颜师古注云:“蹴鞠,陈力之事,故附于兵法焉。”

汉代是蹴鞠文化发展的一个g.c,唐宋是蹴鞠文化发展的第二个g.c,蹴鞠活动更为普及。宋代从皇宫内院到平民家庭,都以蹴鞠为乐。

三、投壶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宴请宾客时的礼仪之一就是请客人射箭。那时,成年男子不会射箭被视为耻辱,主人请客人射箭,客人是不能推辞的。后来,有的客人确实不会射箭,就用箭投酒壶代替。久而久之,投壶就代替了射箭,成为宴饮时的一种游戏。因此,投壶来源于射礼,是一种礼仪的代替,又逐渐发展为娱乐活动。

秦汉以后,它在士大夫阶层中盛行不衰,每逢宴饮,必有“雅歌投壶”的节目助兴。同时在流传过程中,游戏的难度增加了,不仅产生了许多新名目,还有人别出心裁在壶外设置屏风盲投,或背坐反投。

魏晋时也流行投壶,晋代在广泛开展投壶活动中,对投壶的壶也有所改进,即在壶口两旁增添两耳。因此在投壶的花式上就多了许多名目,如“依耳”、“贯耳”、“倒耳”、“连中”、“全壶”等。投壶几经演变,流传了两千多年,一度极为兴盛,在士大夫中玩得热火朝天。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它是一项“古礼”,士大夫们认为是一种雅致的娱乐,符合他们的生活方式,乐于接受。其次,这种娱乐本身可以修身养性,并有健身的意义。 [1]

投壶虽然从最初的礼仪演变成娱乐游戏,但它始终伴随着一整套繁琐的礼节,没有完全割断同“礼仪”的联系。这样,就使投壶的流传范围变得狭窄,只限于士大夫阶层。到了清末,随着西方现代体育的传入,投壶退出了历史舞台。

四、斗鸡

斗鸡素来是民间的一种传统娱乐,好比斗蟋蟀,这主要是利用雄鸡的好斗性,在其他禽类,如鹅、鸭乃至鹌鹑等的雄禽也好斗,不过没有像这种斗鸡的斗性更猛烈。普通雄鸡也好斗,在我国西南地区,乃至南洋群岛的人民,也驯养一些雄鸡供斗鸡取乐。斗鸡之所以出现于古代,除以娱乐为目的外,多少类似西方的斗牛,而且具有激发勇敢的斗志。

到唐宋以后,军中就有斗鸡之戏,其意义几乎可与骑射比武相比。特别在盛唐时代,斗鸡之风更达到历史上的顶峰。当年日本遣唐使者来朝,还把唐朝推行斗鸡的见闻介绍回国,仿效行之于古代日本宫中,足见其影响非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