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是邓丽君逝世20周年纪念,各地的纪念活动已经陆续展开。9月12日,上海将上演“天籁永存”——海峡两岸亿万歌迷怀念邓丽君演唱会。此次演出据说邀请了费玉清、孟庭苇等歌手,带来包括《小城故事》《我只在乎你》《但愿人长久》《何日君再来》等金曲的再度演绎。同时,香港歌手郑颖芬,内地“小邓丽君”桐瑶、王静、陈佳等也将加盟参与。平心而论,相比近年来层出不穷的“小邓丽君”个人演唱会,如此大规模的“明星版”纪念演出已属难得。然而,除了模仿,我们是否还能有别的方式纪念邓丽君?面对这些年来略显审美疲劳的“翻唱秀”,邓丽君纪念演出这个“富矿”还能怎么挖?2005年,上海广慧文化艺术有限公司总经理胡一荻和朋友一起,将邓丽君模仿者盛燕带入上海演唱会市场时,“邓丽君模仿秀”的概念,在那时还属新生事物,引发不小的轰动效应,“不仅票子全部卖完,演唱会结束后,还有观众写信过来,表达激动的心情。”这以后,“小邓丽君”开始在各地层出不穷,数得上名号的知名模仿者就不下20个:盛燕、杭晨、江琴、戴妮、桐瑶、王静、陈佳……相关的模仿秀演出在全国遍地开花。胡一荻告诉记者,市场最红火的时候,一座城市一年举办十场左右的邓丽君金曲演唱会,照样有得赚,“喜欢邓丽君歌曲的,大多数都是40岁以上的观众,只要票价合理,愿意自己掏钱买票的还是大有人在。”然而,进入2010年,类似的模仿演唱会数量开始下降,究其原因,胡一荻将之归结为:品质良莠不齐,出现审美疲劳,“有的并不专业,观众觉得不满意,到头来,其实是砸了邓丽君的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