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台湾电影中的抗日记忆 爱恨交织血泪相和
历史背景以及当代台日流行文化的密切交流,使得台湾民间对日本的情感和再现格外复杂多元。和中国大陆相比,解严后台湾电影中的抗日历史与日人形象有更多细腻、人性化的面相
综观台湾抗日电影发展,长期研究华语电影的台湾政治大学广电系教授陈儒修总评,70年代台湾的抗日电影操作民族主义情绪,动机和当代中国抗日电影最为类似,但二者的风格却有鲜明差异。他发现,大陆的抗日电影彻底实践「毛泽东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格外突出「群众」,作品常营造毛泽东等领导者和民众打成一片的气氛,突出领袖的亲民特质,而且遵守「艺术创作没有中间人物」的原则;台湾的抗日电影则相对突显领袖,强调蒋介石等人的英雄特质,和民众的距离较大。
针对台湾当代抗日电影现况,陈儒修也认为:「台湾近代抗日电影是非常『去政治』的!」他指出当代台湾抗日电影不再纠结于民族主义,突显全球化时代后,「身分认同」不再是台湾社会最急迫的问题。他说:「台湾文化最可爱的地方在于,我们对日本的情结有很大的光谱,怀日、哈日、亲日、仇日,都有,而且这个光谱是流动的,棒球赛的时候仇日、使用产品或流行文化哈日,不像老一代是亲日,或仇日二元。现在年轻人的文化认同是流动、转折的,他们对国家民族的概念非常淡泊,每个主体都是多元的,他们更认同『世界公民』的概念。
上一页12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