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端午节。看罢杨雨新著《魂兮归来——听杨雨讲屈原》,眼前浮现的是,一位清癯飘逸的风雨夜行人,在这传统的节日里永恒而坚定地走着。两千多年来,作为中华民族之魂,屈原是一个常说常新、永远也说不尽的话题。 从汉代开始,历朝历代无数的读者和学者,被屈原那神奇瑰丽的文字所征服,被他深厚而浪漫的内心情感所感动,试图深入到他那丰富而曲折、高贵而执着的精神世界。司马迁就曾引用淮南王刘安的话,如此评价屈原的人格精神:“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在屈原身后,贾谊、李白、杜甫、苏轼、元好问,这些文学家,从不同的角度诠释着屈原的精神:有的拥有浪漫文采,有的坚持正道直行,有的体现着深沉的家国忧思,有的发扬了香草美人的文学传统
怀才不遇、发愤抒情——屈原与贾谊
中国历史上,第一篇纪念屈原、对屈原的思想进行反思的文章,是西汉初年文学家贾谊所作的《吊屈原赋》。为什么这第一篇关于屈原的文字,是由贾谊来完成呢?原因其实很简单,贾谊(前200—前168)的生平经历与屈原极为相似。首先,贾谊也是才华横溢,并且少年得志。十八岁时就因为诗文辞赋而声名远扬,被汉文帝召为博士。二十出头,又被汉文帝破格提拔为太中大夫,是当时朝中最年轻、最引人注目的高官。贾谊提出了不少加强中央集权、推动政治变革的真知灼见,汉代初年变法的内容基本上都出自贾谊之手,“其说皆自贾生发之”(《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汉文帝对他颇为信任,几乎是言听计从。其次,贾谊也曾遭到贬谪。也许是贾谊的年轻气盛、风头太健,加上他又颇有恃才自傲的诗人气质,引起了朝中大臣们的不满,被汉文帝贬出长安,任命为长沙王太傅。这里正是当年屈原被贬谪时无数次徘徊、痛哭过的地方。在赴任途中,贾谊满怀悲愤地写下了经典名作《吊屈原赋》,借哀悼屈原所遭受的不公,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悲愤,表达对现实污浊、贤臣遭嫉的不平。在《吊屈原赋》中,贾谊怀才不遇的怨愤溢于言表。贾谊出生于公元前200年,距离屈原生活的时代不过几十年,对屈原的生平和作品应该都是非常了解的,所以才会对屈原的命运产生如此惺惺相惜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