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影节:吸取世界精华 获取打动世界力量

2013/4/24 12:37:09 作者:yxlady 来源:伊秀娱乐网
”  电影节收获的87.31亿交易大单,显示了中国电影的陆地有多么坚实宽阔;而国际影人为中国电影把脉的诸多“良言”,更是无形的财富。王人殷(国家电影审查委员会委员、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副会长):未来的北京国际电影节,首先要成立艺术院线,并大力促进艺术院线的发展。

《一九四二》荣获最佳影片奖

《一九四二》荣获最佳影片奖

颜丙燕以《万箭穿心》获得最佳女主角奖

颜丙燕以《万箭穿心》获得最佳女主角奖

  中国魅力,令全球影人贪恋,而北京国际电影节更是将中国电影醒目地映入了世界的眼帘中,让虚幻的光影在北京找到了真实的投射。年轻的北京国际电影节,犹如一个迅速成长的“小巨人”,汲取着世界电影的精华,也受到了众人善意的呵护。从中,中国电影获取了打动世界的力量。

  第三届北京国际电影节昨晚闭幕,但它为中国电影铺开的路途却无限延伸,连著名导演吕克·贝松都被这强劲的诱惑所吸引:“我有点嫉妒中国电影。”

  电影节收获的87.31亿交易大单,显示了中国电影的陆地有多么坚实宽阔;而国际影人为中国电影把脉的诸多“良言”,更是无形的财富。

  260部影片启动“全城狂欢”

  北京国际电影节的主体活动之一“北京展映”单元在京城培养了一批“尖端影迷”。此次,电影节选择了全球260部影片在北京近30家商业影院放映。包括了《爱》、《哈利·波特》系列、《天使的一份》、《伍里约基夫人》、《烈日灼人》等众多影片。截至4月22日,“北京展映”共放映电影546场次,累计观影达37915人次(不含电影嘉年华观影人次)。

  其中最大亮点莫过于《哈利·波特》八部连映。《哈利·波特》八部连映的重磅消息一经披露就引起了巨大轰动,哈迷们以极大的热情和疯狂加入到这场节日般的狂欢中。从2002年的《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到2011年的《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下)》,整整十年,八部“哈利·波特”电影,陪伴着无数中国影迷成长,也成为他们不可磨灭的青春记忆。本届电影节期间,《哈利·波特》八部连映,整整一代人在总时长约1178分钟的魔法世界中回忆青春过往,这也正是“北京展映”重温经典的初衷——让更多的人体会电影带来的美好和快乐。

  而为争取使《哈利·波特》全集进入本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北京展映”,组委会办公室展映部做了大量工作,尤其在邀片阶段与影片版权方华纳公司反复磋商协调,拿到八部影片的展映授权,并在排片和宣传上做了详细而富有创意的策划,最终成功地将八部《哈利·波特》在电影节期间奉献给了首都的影迷朋友。

  本次电影节,2012年老电影修复的最佳作品——历史巨片《阿拉伯的劳伦斯》的修复版则同时创造了两个全新纪录:这既是北京国际电影节举办以来第一次放映经典修复电影,更是这部经典修复电影的大陆首映。

  相对于戛纳、威尼斯等电影节几十部影片的放映容量,北京国际电影节呈现的是“多元化”的电影情怀,以“全面铺开”的方式,让观众了解到电影文化的方方面面,帮助观众对于电影有更深刻的理解力和鉴赏力。

  签约总额再创新高

  作为北京国际电影节重要主体活动之一,本届电影市场实现27个签约项目,签约总额高达87.31亿元人民币,分别比上届增长28.57%、65.58%,再创中国电影节展交易之最。这些成果生动地诠释了北京国际电影节“共享资源、共赢未来”的主旨,充分展示了国际电影交流合作的广阔前景和勃勃生机。

  本届电影市场吸引了800余家中外公司和机构、3000多位业内人士参与,分别比去年增长33%、50%;200多家进入展位的国内外电影公司及机构中,有威秀电影亚洲公司、IMAX、工业光魔、寰亚传媒集团等80余家国际展商,比去年增长30%,充分反映了业界高度的参与热情。

  大项目、大手笔也频频涌现,在27个签约项目中,过亿项目达21个,占项目数的77.78%;中外电影合拍项目达到10个,比去年增长66.67%,所占比重增长11.89%。由此可见,加强资源共享和文化交流,符合当今世界电影发展的大势,北京国际电影节对业界洽商交易有着强大的吸引力。本届电影市场集中了电影企业、产业基地、行业组织、政府部门等各类相关机构,汇聚了电影策划、制作、发行、院线、网站等全产业链;辐射到金融、出版、广告、法律咨询等多个相关领域。这从整体上使北京国际电影节电影市场成为了一个生产要素齐备、交流交易便捷、服务保障有力的电影市场。

  第三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电影市场已打造成面向电影全产业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电影交易盛事,成为了国内外优秀电影资源融汇聚集的优质平台、中外影商洽谈合作的重要桥梁、国际电影交易的高端市场,有力提升了北京国际电影节的品牌认可度和影响力,为北京建设“东方影视之都”和“中国特色世界城市”注入了新的活力。

  合拍已成“主旋律”

  作为全世界第二大的电影市场,中国吸引了全球影人的目光,从电影节整个电影市场的交易状况来看,合拍片已成潮流。本届电影市场中,中外电影合拍项目达到10个,比去年增长66.67%,所占比重增长11.89%,让·雅克·阿诺的《狼图腾》,基努·里维斯的《太极侠》,《角斗士》,由《谍影重重》的导演尼克·鲍威尔执导,尼古拉斯·凯奇、海登·克里斯滕森主演的《最后的战争》,以及《藏地密码》等,无一不是受关注的“大片”。

  除了合拍,中美影人还开始了合作开公司,像乐视影业宣布与美国制片公司RadicalStudios成立中美合资公司,华影空间董事长、好莱坞知名制片人盖瑞·汉密尔顿担任华影空间董事长。

  国家广电总局电影管理局局长张宏森在电影节论坛上透露,中外合拍影片近年来在院线电影总数量上达到四分之一的比例,而由本届电影节看来,合拍片的大潮已经滚滚而来。

  在中外合作的旺盛趋势中,中国影人也正在学会抓住“主动权”。中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总经理张恂表示,中国和国外电影公司之间的各种合作,不仅仅是双方共同投资合拍的概念,“以中影为例,除了双方投资合作外,还有一种合作,就是我们国产电影请国外的导演来拍摄,我们正在策划的一部电影,请了一个德国导演,他现在正在中国工作。所以,现在这种境外的导演或者是请境外的视效总监做我们的国产片及合拍片,也是我们的一种合作。”

  本土影片“取经”世界精华

  电影工业的全球化已是不可逆转的趋势,而中国电影人已经敏感地捕捉到这个信息,不仅在苦练内功,也在以开阔的胸怀与谦逊的态度,与全球电影工业尝试着沟通。本次电影节为此举办了“电影魅力·北京论坛”主题活动,借助中外电影合作论坛等为中国影人提供向国际大腕们取经的“通途”,吕克·贝松、基努·里维斯、陈可辛、美国二十世纪福克斯国际联席总裁保罗·哈尼曼等著名影人齐聚一堂,诚恳地为中国电影出谋划策,并给出了实在的建议。

  第三届北京国际电影节把全球的电影精英都请到了中国导演的身边,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这对中国影人来说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去思索差距究竟在哪里,到底该学些什么。像吕克·贝松所说的:“钱不是真正永恒的东西,真正永恒的是你的电影,你要对自己坦诚,在认真聆听别人声音的同时,也要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当然,也不要太叛逆,要找到自身的平衡。”

  电影节让中国影人将视角延伸到电影投资、制作、宣传发行等电影全产业链上的各个领域,通过这个平台,中国影人可以和国内外众多片商及其他各个电影产业链上的企业接触、交流,增加自身的经验。正如中国影人所说:“我们在电影节上了解了国际顶尖的电影产品才能够开发出自己拥有的、适销对路的电影产品。”

  专家点评电影节

  张颐武(北京大学文化资源研究中心副主任):电影节的举办可以提高北京的全球影响力。影响力扩大以后,其他文化创意产业也会对电影节产生兴趣。电影节的上下游产业都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比如旅游业、艺术品产业、服务行业等,都可以产生联动效应。一个城市要有表现其活力的标志性活动,电影节就可以成为这样的活动。

  李道新(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北京国际电影节的举办一定要纳入到北京市的发展战略当中。世界各国电影节都很强调属地感,如果电影节不与地域完美融合到一起的话,这个电影节的生命力是有限的。电影节是打造国家形象、城市形象的最佳载体,要将北京电影节融入到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去,让电影节和其他行业产生强烈的互动作用。

  王人殷(国家电影审查委员会委员、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副会长):未来的北京国际电影节,首先要成立艺术院线,并大力促进艺术院线的发展。其次,要办好电影节专题研讨会,坚持论坛的学术性,形成影响力。再次,还要举办一些群众性强的专题活动,把电影节变成一个文化节日。另外,北京国际电影节还要注重品牌维护,经过多年的发展积累,品牌影响力就会从点到面逐步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