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大片革命:开拓华语电影新格局
一、试水期:门外汉进军电影业
1994年,王中军带着在美国打拼5年赚回来的10万美元,回国创办了华谊兄弟广告公司。
最初问世时,华谊跟娱乐影视没什么太大关系,这已经不是什么秘密。总裁王中磊回忆当时中国电影现状时也认为,没有浓厚的电影氛围,甚至当时的年轻人对于电影领域的认知出现过一段时间的空白。“属于对电影的认识比较彷徨的时期。”王中磊说。
那时候,华谊公司经过两三年的发展,广告业务进展不错,97年时就在业界初露锋芒,公司销售额达到6亿,进入全国十大广告公司行列。用王中磊的话来说是“初具规模”。就像现在很多艺人演而优则导一样,华谊公司开始尝试着进入电影领域,在相对陌生的环境中寻求一席之地。做广告,华谊是内行,但做影视,却是十足的门外汉。但这个门外汉,却凭借1998年首次投资拍摄的电视剧《心理诊所》,净赚400多万,收益率达到90%以上。同年,尝到甜头的华谊投资拍摄了第一部电影——姜文的《鬼子来了》,正式涉足影视圈。
王中磊将进军影视业看作相对意义上的一种偶然。没有任何战略布局和宏大理想,只是兄弟俩对于电影从小就有的单纯喜欢。至于具体的契机,外界也流传着一个故事:王中军在上班路上巧遇旧同事,同事因为正在影视圈工作,所以鼓励他投资拍电视剧。王中磊的记忆更为感性,97年底他在地铁里看到冯小刚电影《甲方乙方》的海报招贴,令他对于影视的兴趣一触即发。
伊秀娱乐:在华谊成立初期的时候,整个中国电影状况是怎样的?
王中磊:可能所有城市青年都一样,电影几乎已经变成很模糊的概念,小时候看过一些影片,确实有的留下深刻记忆,但之后经历了一段电影空白,对我们那个年龄的年轻人来说,感受不到新的电影语言,其实对电影是很彷徨的。再次唤起电影概念,也就是现在大家都常说的第五代导演的一些电影吧。
伊秀娱乐:那么华谊在当时,是基于什么考虑进入电影业?
王中磊:华谊进到电影行业是98年的事情,那时候公司有一定的规模,可能也是因为对电影从小贯有的喜爱。作为一个私人广告公司,我们没有任何战略布局、没有宏大的理想。
当时也受到身边朋友的一些刺激,有朋友开始投入到电影行业中去,比如像当年华亿的董平,开始去做电影投资,包括我们的一些广告客户,也希望我们能够在电影方面帮到他们,多范围地去想他们的广告计划,这种情况下影视就自然进入到我们的目标里。
伊秀娱乐:据说当时是看了《甲方乙方》觉得印象很深?
王中磊:对,是97年底。在地铁里有《甲方乙方》的电影海报,印象里应该是葛优跟刘蓓结婚的那张照片,红色,很喜庆,上面打了一些特别简单的广告推介语。凭着广告人的敏感,我觉得这与以往的电影不同,所以进到电影院去看,又被现场观众的笑声跟快乐的感觉所感染。关于这个问题,我跟中军或者华谊最开始做电影的那些人,记忆可能都不一样,但在我的记忆中,是从这一天起我们开始做影视的投资。
伊秀娱乐:那么华谊在这之后,投资了第一部电影或者电视剧?
王中磊:在这之后投资了英达的电视剧《心理诊所》。也因为这部戏,通过英达第一次跟冯小刚见面。当时《心理诊所》的开机发布会,整个剧组一起吃饭,英达请来了小刚两口子作为嘉宾,这是第一次跟冯小刚认识。
伊秀娱乐:《心理诊所》在当时赚钱了吧?
王中磊:赚钱,相当不错,有一个很好的回报率,我觉得即便是现在这么蓬勃的电影、电视剧市场,它也仍然是回报率非常高的项目。
伊秀娱乐:这也巩固了你们对影视投资的一个信念。
王中磊:对,而且我们通过第一次接触影视,跟英达的工作室合作,对这个行业有了认识,虽然后来深入这个领域发现并不是想象的那个样子,不过英达工作室在那个年代已经是一个相对来说比较懂管理、专业化的公司,当时觉得影视剧的行业还是很规矩的。
伊秀娱乐:《心理诊所》之后,没过多久华谊就同时启动了三部电影的投资,姜文的《鬼子来了》,陈凯歌的《荆柯刺秦王》、还有冯小刚的《没完没了》?
王中磊:这三部影片时间距离不远,都在那很疯狂的几个月之内发生的事情,但是我们经历了不同的三个阶段。接触《荆柯刺秦王》的时候,这部电影几乎拍完了,我们没有经历筹备、制作以及很多的中间过程,更多是运作他后期的阶段;《鬼子来了》倒是经历了制作过程,但其实还是一个很旁观者的感觉,自己几乎只是一个投资人;只有到冯小刚的《没完没了》,华谊可能算是第一次比较系统全面地接触了这个行业,甚至我们还参与了这部戏的发行,就是跟当时很著名的紫禁城三联发行公司。
伊秀娱乐:以前冯小刚几乎都是跟紫禁城合作,就是《甲方乙方》和《不见不散》。那么是到《没完没了》的时候,华谊全资做这部戏吗?
王中磊:最开始我们的比例也挺低的,华谊、紫禁城、中影以及当时的北影厂都是投资人,我们可能也就是占四分之一的样子,但是在整个筹拍过程中出了很多资金的状况,最终导致华谊成为了最重要的投资人,几乎占到了百分之九十。
伊秀娱乐:那除了资金的投入,华谊在其中的工作还有哪些?
王中磊:其实当时国内整个的制作业还是一个比较传统的模式,比如冯小刚可能就是在做我现在做的事情——电影制片人。其实剧组最大的是剧务主任,然后就是制片主任,在配合他做事情。我们华谊更像一个投资人的身份,所以所谓参与制作就是说,他会很礼貌性的把拍摄计划、预算写得详细一些。
另外就是,我个人在影片里面演了一个角色,这也是一个很有趣的过程,通过这种方式我来了解剧组正常运作过程。当然这与现在国内电影,尤其是正规化,有控制的制作过程已经很不同了,但是在那个时代是一次很好的体验。
伊秀娱乐:那华谊是什么时候起,从广告公司完全地投入到影视投资和制作的?
王中磊:大概过了两年左右,也就是到2000年,就开始有这样的想法了。最开始是华谊广告公司里的影视部,算上我才三个人,两年时间投资四部电影,做了两三部电视剧,也积累了一些经验,于是决定组建一个公司。这时候其实中军并没有把这家公司变成全资,而是跟另外一个资本更雄厚的地产公司合作,成立了“华谊兄弟太合”电影公司,这是第一次以公司建制来管理华谊所有的文化作品。现在太合依然存在,就是太合传媒。
伊秀娱乐:有一个访问说王中军在最初投资影视剧的时候还卖掉了自己收藏的画和房子,有这个说法吗?
王中磊:肯定有一个资金积累的状况。当时只能使用自己的资金,不像现在有很多的渠道。当时华谊财力还算可以,电影投资量也不大;第二,当时也并没有太多的热钱投资到电影里面,所以你只要有点钱,就能在这个行业里成为一个挺大的老板。